书楼新宝架,经卷旧金箱。
定有千年蠹,能分纸上香。
《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七首》其六:书楼新宝架,经卷旧金箱。定有千年蠹,能分纸上香。
钱谦益在这首诗中巧妙地将古代文人学士的雅致生活与现代的珍贵藏品相映成趣。他的用意不仅在于赞美柳如是的书法,更是通过这一场景展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对艺术的追求和珍视。诗中的“书楼新宝架”和“经卷旧金箱”不仅指的是物质上的宝物,还隐喻着知识和智慧。“定有千年蠹,能分纸上香”则形象地描绘了时间流逝与文化传承的微妙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份传承价值的认可和敬意。
书楼新宝架,经卷旧金箱。
定有千年蠹,能分纸上香。
《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七首》其六:书楼新宝架,经卷旧金箱。定有千年蠹,能分纸上香。
钱谦益在这首诗中巧妙地将古代文人学士的雅致生活与现代的珍贵藏品相映成趣。他的用意不仅在于赞美柳如是的书法,更是通过这一场景展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对艺术的追求和珍视。诗中的“书楼新宝架”和“经卷旧金箱”不仅指的是物质上的宝物,还隐喻着知识和智慧。“定有千年蠹,能分纸上香”则形象地描绘了时间流逝与文化传承的微妙关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份传承价值的认可和敬意。
九月十一日次固镇驿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其二 妖星频贯扫,白气久缠绵。 将作荒三殿,材官哭九边。 起居宫掖秘,清削御容传。 国史徵何代,三朝并一年。 诗句释义 1. 妖星频贯扫:描述天空中的不寻常现象,即“妖星”频繁地出现并扫过天空。 2. 白气久缠绵:形容天上的云气长时间地缠绕、不散去,常用来比喻某种不良情况或不幸事件持续存在。 3. 将作荒三殿:即将要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工程
【注释】 九月初二日:九月初四。遗诏:皇帝的死前命令。奉神宗显皇帝(徽宗)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遵照皇帝生前的命令,在京口为徽宗服丧哭泣。 北极升遐日:即“升遐之日”,指皇帝驾崩的日子,古人常以北极星代指南极,故称帝位在天上曰“北极”。 南徐恸哭时:南徐州是当时宋朝的一个重镇,徽宗曾在此居住并改年号为“建中靖国”,所以此处用“南徐”代徽宗。 攀髯生有愿:意指想追随皇帝的遗命而行事。有愿:有所期望。
【注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四首 其三 在宥群方理,高居庶物新。 天为摧丑虏,地不爱金银。 杨柳深宫月,梧桐别院春。 升平多故事,载笔询遗民。 【赏析】: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德裕所作的七言律诗组。此诗组以挽词形式表达了对神宗遗诏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去世的惋惜之情。全诗共六句,每句都紧扣主题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最后根据诗歌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答题时言之有理即可。 “太妊胎而教”意思是说:我怀胎之时即受母亲的教导,“甘盘学后臣”意思是说:我学习了甘盘那样的贤后为臣之道,“营斋尝念母”意思是说:我营建斋室时常怀念母亲,“步祷为忧民”意思是说
春风 午枕眠方足,晴窗曝未终。忽吹新白发,知是旧春风。 物候惊柔绿,心情怕软红。可怜春未老,送我向江东。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析: - 午枕眠方足:午时休息,睡眠刚刚满足,形容睡眠的舒适和充足。 - 晴窗曝未终:天气晴朗,打开窗户让阳光照射,但尚未彻底晒干。 - 忽吹新白发:春风突然吹拂带来了新生的白发,暗示岁月的流逝。 - 知是旧春风:似乎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又像是回到了过去的春天。
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九月十一日次固镇驿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其一: - "九月十一日" 指的是诗歌发表的日期。 - "次固镇驿" 是指诗人在途中的住宿站。 - "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说明这是一系列关于哀悼皇帝的句子。 - "其一" 指第一首,也就是本诗的第一部分。 2. 御极恩方布,登遐诏巳刊: - "御极" 是指皇帝即位。 - "恩方布"
《渡江二首·其一》是清朝诗人王士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京江南北路,不到十馀年: 这里指的是作者的家乡位于京南,距离京城只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路,而这条小路并不长,因此不到十年。 - 岁月看如此,风波意眇然: 岁月如同眼前的这条道路,虽然不长,但是经历的风波和变化却很大。这里的“意眇然”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 浮生催渡客,宦况钓鱼船:
注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敬地赋挽词四首。 竹符颁郡国,玉几罢音徽。 率土悲风动,敷天泣露晞。 清霜明秘器,红叶掩容衣。 恸哭江城暮,秋笳起落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神宗显皇帝的追怀之情。 第一联“竹符颁郡国,玉几罢音徽”写的是朝廷颁发了皇帝的遗诏,人们开始按照遗诏的规定行事,皇帝去世的消息传遍天下。 第二联“率土悲风动,敷天泣露晞”
《渡江二首·其二》是明朝诗人童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山城如画里:描述了一座山城,如同画中一般美丽。这里的“山城”指的是某座具体的城市或区域,而“如画里”则形容其景色如画一般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想象空间。 2. 一棹亦悠哉:用“一棹”指代船,意味着在江上划船也是一种悠然自得的活动。这里的“悠哉”表达了划船时的轻松和自在
九月十一日,我到达固镇驿恭听泰昌皇帝升遐的消息。在路途中感慨万分,赋诗挽词四首。其四 凭几将传命,垂衣尚视朝。 重阴才见晛,遍雨不崇朝。 德自三旬著,功难百世祧。 吾君幸有子,十六诵唐尧。 注释: 凭几将传命:倚靠在几案旁边传达命令。 垂衣尚视朝:即使身着便装也要上朝处理政务。垂衣,即穿着便装;朝,指处理政务。 重阴才见晛(yù),遍雨不崇朝:浓密的云层刚出现阳光,大雨也不持续一整天。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历史遗迹的诗。下面是对每句诗句的解读: 1. 铜雀台(铜雀台,又称金雀台或金雀苑): 铜雀台是一个历史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市,是三国时期曹操所建,后来成为曹丕和曹植的游乐场所。这首诗中提及铜雀台,可能是因为诗人对这个地方有特殊的情感。 2. 铜雀空台漳水流,云横烟断笑残丘:铜雀台是一座空荡荡的台子,漳河的水从它旁边流过,云横天,烟雾缭绕,仿佛要切断这座台子的去路。笑残丘
以下是对观美人手迹戏题绝句七首之其七的逐句赏析: 1. 诗词原文: 好鸟难同命,芳莲寡并头。 生憎绿沈管,玉指镇双钩。 2. 注释解析: - “好鸟难同命”:比喻难以同时拥有或共享某种美好的事物。 - “芳莲寡并头”:形容美丽的莲花很少有与它相伴的,通常用来比喻夫妻恩爱或志同道合的人很少。 - “绿沈管”:古代的一种乐器,此处可能指的是绿色的琴瑟。 - “玉指镇双钩”
在解析这首诗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其背景和含义。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出自南宋诗人 范成大 之手。它主要描绘了虞姬和项羽的爱情悲剧,同时也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进行了讽刺。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 1. 破秦当日衄咸阳:这句话描述的是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他的势力达到了顶峰。"破秦"指的是推翻秦朝,"当日衄咸阳"则意味着在当时,他的军队几乎可以无往不胜。 2. 及败谁嗔困北邙:这里“及败”指的是项羽失败后
【注释】 阴云漠漠:乌云弥漫。朔风:北方的寒风。 雪染征裘:被雪浸湿的衣服。 霰集冰凋:像霰和雪一样聚集,使马受冻而打哆嗦。 离披:散乱的样子。 凛冽:严寒。 苍头:仆役,这里指奴仆。 高卧:悠闲地躺着。袁安:东汉人,以清廉著称。 【译文】 乌云弥漫朔风刺骨,雪染征衣路难行走。 冰霰结满马身打哆嗦,花枝被压心酸难受。 短袖沾满冰雪润肤,长途跋涉疼痛入骨。 更恨仆役怨气冲天,何时高卧学袁安?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第一句,“笺纸劈桃花”,是说用笺纸裁成一片片像桃花般的纸,来题写自己的诗句。笺是古代一种写字用的纸张,多用白麻或楮皮制成。第二句,“银钩整复斜”是说用笔在纸上书写时,笔势整齐而有力,又写得倾斜有致。第三句,“却怜波磔好,破体不成瓜”是说虽然喜欢字的波磔(指笔画的波折起伏),但因为字的写法太草率,不能形成完整的结构,就像瓜的形状一样,因此不值得欣赏
【解析】 此诗为作者怀念其弟荀雍的作品。首联“天光黯澹雁行斜,断续行云映远霞”,写诗人思念远方的弟辈。颔联“太乙吹藜颠出火,蠹鱼蚀字腹生花”,是说弟弟荀雍在学道时,曾得到太乙神的帮助,使他的读书声如击磬之音,响彻云霄;他读书时,蠹鱼咬食书页,竟使字句变得清晰明了,如同花朵一样绽放出来。颈联“素琴悬壁宫声合,青草当庭春意赊”,写荀雍读书之余,常常抚琴吟诵,他的琴声悠扬,和着天上宫阙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