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众诸天拥道场,迢然飞锡指江乡。
茆堂忽漫移莲座,老衲何曾下石床。
心月有光都映澈,身云无地不清凉。
新炊自罨田家饭,应供居然发众香。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题灵岩夫山和尚》中的一句,出自《剑南诗稿》。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我们来看第一句:“四众诸天拥道场,迢然飞锡指江乡。”这句话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江边修行,受到众多信徒的尊敬。
“四众”指的是出家人、在家居士和普通百姓;“诸天”则是指佛教中的天界神祇。这里的“四众”、“诸天”合起来就是佛教徒的统称。“拥道场”指的是聚集在一起进行修行活动,“迢然飞锡”则是形容僧人飞锡而去,表示他们远离尘世,追求佛法。
这句诗通过描绘佛教徒们聚集在江边修行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信仰的支持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教义的认同和向往。
我们看到第二句:“茆堂忽漫移莲座,老衲何曾下石床。”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一个茅草屋舍突然移动到莲花座上,而自己却从未有过下过石床的经历。
“茆堂”指的是简陋的茅草屋舍,“移莲座”则是用来形容茅草屋舍的飘忽不定;“石床”则是佛教徒修行时常用的石头铺成的床铺。这里的“何曾”表示从未有过,强调了自己与世俗生活的差异。
这句诗通过描绘自己的修行经历,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对于佛教修行的坚持。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清苦生活的自豪和满足。
我们看到第三句:“心月有光都映澈,身云无地不清凉。”这是整首诗中最为著名的句子之一。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内心如同明亮的月光一样清澈,身体如同清凉的空气一样轻松。
“心月”指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明净,“有光”则是形容内心的光芒四射;“身云”则是指身体的轻盈自如,“无地不清凉”则是形容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到清凉舒适。这句诗通过对内心和身体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和对于自然和谐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佛门修行者的生活场景和心理状态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和对于自然和谐的向往。同时,通过对内心和身体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修行的认同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