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熟馀杭燕喜初,春盘入馔鲙江鱼。
闲居赋里长筵早,野史亭前视膳馀。
岁晚鸡豚存汉腊,夜阑灯火续班书。
史家他日贤明传,不道闺门即倚闾。

【注释】

  1. 吴江:古地名,今属浙江省。
  2. 燕喜:宴请宾客的喜庆之事。
  3. 馀杭:今杭州。
  4. 春盘:春天里供人食用的菜蔬瓜果。
  5. 鲙(kuài):用刀切断鱼的细丝。
  6. 赋:《汉书》中称汉文帝刘恒为“文景之治”,以《汉书》为“史”,故称《汉书》。
  7. 野史亭前视膳馀:指汉文帝刘恒曾在此观看群臣侍奉太后进餐。
  8. 鸡豚: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9. 汉腊:汉代的腊日。
  10. 灯火续班书:指在夜深人静时继续批阅公文。
  11. 史家:史官。
  12. 贤明传:指历史上著名的贤能之人,被后代颂扬。

【译文】
酒熟后余杭宴请宾客的喜庆之事刚刚结束,春天里供人食用的菜蔬瓜果已经摆上。
闲暇时候赋诗吟诵长筵上的宴席,野史亭前观看群臣侍奉太后进餐之余。
岁晚之时鸡豚尚存于汉朝,夜深人静时刻灯火延续着班书。
后世史官将会传颂他的贤良明君之名,他的女儿也因父亲而得以显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描写吴江吴母宴请燕喜之事,赞美了汉文帝刘恒的贤明和仁慈。首联描绘了宴会的场景,酒足饭饱之后,人们欢聚一堂,共享美食;颔联则描绘了宴会中的和谐气氛,人们在闲居赋里,享受着长筵盛宴,观赏着野史亭前的群臣侍奉太后进餐的场面;颈联则表达了对汉文帝刘恒的赞美之情,他在岁晚之时仍然关心民生福祉,关心国家大事;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贤明君主的敬仰之情,他的女儿也因此得以显耀,成为了一代贤良明君的代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宴会的描述和对汉文帝刘恒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