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九文章黯劫灰,帝令阳鸟捧书来。
笔过华顶初惊落,文到衡阳始却回。
天一诏将凫乙辨,三千牍为鹜行裁。
云飞莫叹孤鶱翼,鸿业深资润色才。
注释:
橘社吴不官以雁字诗见示凡十二章戏为属和亦如其数 其五
阳九文章黯劫灰,帝令阳鸟捧书来。
笔过华顶初惊落,文到衡阳始却回。
天一诏将凫乙辨,三千牍为鹜行裁。
云飞莫叹孤鶱翼,鸿业深资润色才。
赏析:
这首诗是吴不官的一首雁字诗,共十二章,每章都对应着雁字的形状和特点。这首诗通过描绘雁字的形状和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寓言诗,通过对雁字的描述,寓意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第一句“阳九文章黯劫灰,帝令阳鸟捧书来”,描述了雁字形状的特点。这里的“阳九”指的是太阳九次升落,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文章黯劫灰”则表示人生如同被劫夺的灰烬,失去了原有的光彩。而“帝令阳鸟捧书来”则表示命运之神在天上掌管,决定着每个人的生命轨迹。
第二句“笔过华顶初惊落,文到衡阳始却回”,描绘了雁字的形状和特点。这里的“笔过华顶”指的是书写过程中的笔尖接触到纸面时产生的痕迹,如同雁字的头部。“初惊落”则表示这个痕迹刚开始出现时,让人感到惊讶和不解。而“文到衡阳始却回”则描述了这个痕迹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如同雁字的尾部一样。
第三句“天一诏将凫乙辨,三千牍为鹜行裁”,描绘了雁字的形状和特点。这里的“凫乙”是一种古代的写字工具,用来辨别文字的形状和特点。而“三千牍为鹜行裁”则表示这个工具可以分辨出三千个不同的字符,就如同雁字的形状一样多。
第四句“云飞莫叹孤鶱翼,鸿业深资润色才”,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的“云飞”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飘动。“孤鶱翼”则表示这只孤独的鸟没有同伴,无法飞翔。而“鸿业深资润色才”则表示只有那些有才华的人才能承担起伟大的事业,如同雁字一样承载着生命的重量。
整首诗通过对雁字的形状和特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受。同时,这首诗也寓含了人生的哲理,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