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头虿尾正纷纭,点缀天公赖有君。
飞上高堂谁掣肘,来迟长至好书云。
羽毛向晚援毫懒,指爪禁寒画肚勤。
最后一行馀阿买,八分聊可张吾军。
【注释】:橘社吴不官以雁字诗见示凡十二章戏为属和亦如其数 其四蝇头虿尾正纷纭,点缀天公赖有君。飞上高堂谁掣肘,来迟长至好书云。羽毛向晚援毫懒,指爪禁寒画肚勤。最后一行馀阿买,八分聊可张吾军。
赏析:这是一首咏雁的绝句。此诗写雁的群飞景象。前六句写雁群飞翔之状,后两句点题。全诗生动传神,富有情趣。
蝇头虿尾正纷纭,点缀天公赖有君。
飞上高堂谁掣肘,来迟长至好书云。
羽毛向晚援毫懒,指爪禁寒画肚勤。
最后一行馀阿买,八分聊可张吾军。
【注释】:橘社吴不官以雁字诗见示凡十二章戏为属和亦如其数 其四蝇头虿尾正纷纭,点缀天公赖有君。飞上高堂谁掣肘,来迟长至好书云。羽毛向晚援毫懒,指爪禁寒画肚勤。最后一行馀阿买,八分聊可张吾军。
赏析:这是一首咏雁的绝句。此诗写雁的群飞景象。前六句写雁群飞翔之状,后两句点题。全诗生动传神,富有情趣。
九月十一日次固镇驿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其二 妖星频贯扫,白气久缠绵。 将作荒三殿,材官哭九边。 起居宫掖秘,清削御容传。 国史徵何代,三朝并一年。 诗句释义 1. 妖星频贯扫:描述天空中的不寻常现象,即“妖星”频繁地出现并扫过天空。 2. 白气久缠绵:形容天上的云气长时间地缠绕、不散去,常用来比喻某种不良情况或不幸事件持续存在。 3. 将作荒三殿:即将要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工程
【注释】 九月初二日:九月初四。遗诏:皇帝的死前命令。奉神宗显皇帝(徽宗)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遵照皇帝生前的命令,在京口为徽宗服丧哭泣。 北极升遐日:即“升遐之日”,指皇帝驾崩的日子,古人常以北极星代指南极,故称帝位在天上曰“北极”。 南徐恸哭时:南徐州是当时宋朝的一个重镇,徽宗曾在此居住并改年号为“建中靖国”,所以此处用“南徐”代徽宗。 攀髯生有愿:意指想追随皇帝的遗命而行事。有愿:有所期望。
【注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四首 其三 在宥群方理,高居庶物新。 天为摧丑虏,地不爱金银。 杨柳深宫月,梧桐别院春。 升平多故事,载笔询遗民。 【赏析】: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德裕所作的七言律诗组。此诗组以挽词形式表达了对神宗遗诏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去世的惋惜之情。全诗共六句,每句都紧扣主题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最后根据诗歌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答题时言之有理即可。 “太妊胎而教”意思是说:我怀胎之时即受母亲的教导,“甘盘学后臣”意思是说:我学习了甘盘那样的贤后为臣之道,“营斋尝念母”意思是说:我营建斋室时常怀念母亲,“步祷为忧民”意思是说
春风 午枕眠方足,晴窗曝未终。忽吹新白发,知是旧春风。 物候惊柔绿,心情怕软红。可怜春未老,送我向江东。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析: - 午枕眠方足:午时休息,睡眠刚刚满足,形容睡眠的舒适和充足。 - 晴窗曝未终:天气晴朗,打开窗户让阳光照射,但尚未彻底晒干。 - 忽吹新白发:春风突然吹拂带来了新生的白发,暗示岁月的流逝。 - 知是旧春风:似乎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又像是回到了过去的春天。
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九月十一日次固镇驿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其一: - "九月十一日" 指的是诗歌发表的日期。 - "次固镇驿" 是指诗人在途中的住宿站。 - "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说明这是一系列关于哀悼皇帝的句子。 - "其一" 指第一首,也就是本诗的第一部分。 2. 御极恩方布,登遐诏巳刊: - "御极" 是指皇帝即位。 - "恩方布"
《渡江二首·其一》是清朝诗人王士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京江南北路,不到十馀年: 这里指的是作者的家乡位于京南,距离京城只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路,而这条小路并不长,因此不到十年。 - 岁月看如此,风波意眇然: 岁月如同眼前的这条道路,虽然不长,但是经历的风波和变化却很大。这里的“意眇然”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 浮生催渡客,宦况钓鱼船:
注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敬地赋挽词四首。 竹符颁郡国,玉几罢音徽。 率土悲风动,敷天泣露晞。 清霜明秘器,红叶掩容衣。 恸哭江城暮,秋笳起落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神宗显皇帝的追怀之情。 第一联“竹符颁郡国,玉几罢音徽”写的是朝廷颁发了皇帝的遗诏,人们开始按照遗诏的规定行事,皇帝去世的消息传遍天下。 第二联“率土悲风动,敷天泣露晞”
《渡江二首·其二》是明朝诗人童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山城如画里:描述了一座山城,如同画中一般美丽。这里的“山城”指的是某座具体的城市或区域,而“如画里”则形容其景色如画一般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想象空间。 2. 一棹亦悠哉:用“一棹”指代船,意味着在江上划船也是一种悠然自得的活动。这里的“悠哉”表达了划船时的轻松和自在
九月十一日,我到达固镇驿恭听泰昌皇帝升遐的消息。在路途中感慨万分,赋诗挽词四首。其四 凭几将传命,垂衣尚视朝。 重阴才见晛,遍雨不崇朝。 德自三旬著,功难百世祧。 吾君幸有子,十六诵唐尧。 注释: 凭几将传命:倚靠在几案旁边传达命令。 垂衣尚视朝:即使身着便装也要上朝处理政务。垂衣,即穿着便装;朝,指处理政务。 重阴才见晛(yù),遍雨不崇朝:浓密的云层刚出现阳光,大雨也不持续一整天。
注释: 橘社吴不官以雁字诗见示凡十二章戏为属和亦如其数 其五 阳九文章黯劫灰,帝令阳鸟捧书来。 笔过华顶初惊落,文到衡阳始却回。 天一诏将凫乙辨,三千牍为鹜行裁。 云飞莫叹孤鶱翼,鸿业深资润色才。 赏析: 这首诗是吴不官的一首雁字诗,共十二章,每章都对应着雁字的形状和特点。这首诗通过描绘雁字的形状和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寓言诗,通过对雁字的描述
【注释】 橘社:指唐人李德裕,字文饶,以文学著称。吴不官:名不详。雁字诗:唐代张文琮曾作《雁字诗》三章,每章八句,以“雁”为题,每句第一字连起来读成“一雁下天外”,故称雁字诗。凡十二章:指张文琮的《雁字诗》三章。见示:指吴不官把雁字诗给作者看。凡:全。十二:这里指雁字诗共有十三章。戏为属和:也即依韵和诗。亦如其数:意思是说作者应和得和吴诗一样多。劲骨丰翰:意指文章结构坚实,文字丰富而有力。信
【注释】 雁字诗:写雁字以寄托情思。雁字即“人”字。 岁岁:指每年。 阳:这里指日光。 天容:天容,天空的容颜。 遮河赑负轮高掌:形容雁阵飞行之壮观,好像大禹治水时堵截洪水的车轮一样。 障:遮挡。 修罗:梵语sravanīputra的音译,意为“能说众生语言者”。 行布偏傍文历历:意谓行书布局疏密有致,笔画分明。 纡回剔抉:指笔势婉转流畅,如丝如缕。 虞罗莫漫夸秦网
【注释】: 橘社吴不官以雁字诗见示凡十二章戏为属和亦如其数 其三天门詄荡屡经过,凤翥鸾翔共揣摩。飞过碧空真迹在,影留寒水草书多。随身八法皆成永,破体双钩惯学戈。为问世间摹榻手,砚凹作凸欲如何。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朋友的书信往来,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对吴不官的雁字诗作了赞赏和回应。首句“天门詄荡”“詄”,同“飘”,形容风之轻快、自由;“荡”即动荡之意,形容天门山之高峻、巍峨。次句“凤翥鸾翔”
描画虚空自古叹,故应落笔便阑珊。 间奇直欲凌霄汉,运帚真能刷羽翰。 嘹唳叫云愁曳白,连翩映日喜书丹。 弥天布护皆文字,篆刻雕虫任汝看。 注释: - 描画虚空:描绘出天空中的虚无缥缈。 - 故应落笔便阑珊:因为虚空,所以写的时候笔锋很快就变得软弱无力。 - 间奇直欲凌霄汉:中间的奇字就像要飞向天际一样。 - 运帚真能刷羽翰:用扫帚真能把羽毛清扫干净。 - 嘹唳叫云愁曳白:鸟儿叫声嘹亮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及重点字词的赏析。 ①“刻画苍穹入杳冥”的意思是:描绘苍穹,进入杳冥,意即描绘天空、描绘天宇。 ②“纵横碧落不曾停”的意思是:纵横交错的天空,不曾停止。 ③“廓填地界成飞白”的意思是:廓填地界变成白色。这里“白”指天穹。 ④“点染天池付杀青”的意思是:用点染来点缀天池,把它交给了杀青。 ⑤“竺国西来翻旧译”的意思是:在竺国的西边,重新翻译了佛教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