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色依然镜里霜,眉闲旋喜发新黄。
偶逢客酒浇长至,且拨寒炉泥孟光。
抚䯻一灯还共照,飞蓬两鬓为谁伤。
阳春欲复愁将尽,弱线分明验短长。
【注释】
1.小至日:古代节气之一,即冬至之日。
2.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古称。
3.病色:形容面色苍白。
4.镜里霜:比喻白发。
5.眉闲:眉毛轻松自在的样子。
6.旋喜:立刻喜欢。
7.发新黄:头发由黑变黄。
8.客酒:招待客人的酒。
9.孟光:东汉时人,以贤惠著名。这里借指妻子。
10.飞蓬:随风飘扬的蓬草,比喻飘泊不定的人。
11.阳春:指春天,也指好时光。
12.弱线:指细丝般的头发。短长:形容头发长短不一。
【译文】
小冬至那天乘船在江上游览,
脸色苍白如同镜中的霜,一梳头,
马上高兴起来,因为头发又长了一点黄。
偶然碰上有客人送酒来,我喝个没完,
把暖炉拨开让妻子烤火取暖。
灯下我们手拉手一起看,
飘零的蓬草让我想起了远行的妻子。
阳春佳节到来,愁绪似乎要消散,
但细丝的头发却让人伤悲。
好时光即将过去,我担心它不能持久,
只有这细细的白发,才能见证它的长短。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小冬至时乘舟游江,途中与妻子同赏美景并共度良宵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妻子的外貌、举止和两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了一幅温馨美好的画面。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首句“小至日京口舟中”,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小至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冬至已经来临,此时正值寒冷季节,诗人选择在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乘舟游览,既是为了欣赏冬日的美景,也是为了度过这个特殊的时节。诗中的“京口”并非实指,而是泛指当时的江阴一带。
中间四句则描绘了诗人与妻子共度的温馨时刻。诗人首先以“病色依然镜里霜,眉闲旋喜发新黄”两句开头,表现了妻子因思念丈夫而面色苍白如镜中之霜,心情沉重。然而,当看到丈夫归来时,她立刻变得精神焕发,喜笑颜开。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也展示了丈夫对她的重视与关怀。随后“偶逢客酒浇长至,且拨寒炉泥孟光”两句,描述了丈夫回家后与妻子共饮美酒,共享天伦之乐的场景。他们互相搀扶、共度时光,仿佛回到了新婚之时。最后一句“抚䯻一灯还共照,飞蓬两鬓为谁伤”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匆匆、人生短暂的感慨。他感叹自己年老体衰,如同飞蓬一般飘荡不定,而妻子却是那个永远陪伴在他身边的温暖存在。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更加珍惜与妻子在一起的时光,也更加感慨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最后两句则将主题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阳春欲复愁将尽,弱线分明验短长。”这里的“阳春欲复”指的是春天即将到来的美好时光,而“愁将尽”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无奈与惋惜之情。然而,在这短暂的美好时光中,“弱线分明验短长”则是对生命短暂性的深刻反思。这里的“弱线”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而“长长短短”则暗示着人生就像一根弱线,既有长短之分,也有长短之别。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当下、把握未来,同时也要坦然面对生命的有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