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城是汉黄图,持重军威并亚夫。
夜战不曾开壁垒,先登谁敢呼蝥弧。
指撝荆豫回强虏,锁钥幽燕拱帝都。
何事至尊长侧席,安危时至有人扶。
注释:
大梁城是汉朝的黄图,坚守军威仅次于亚夫。
夜战不曾打开壁垒,率先进攻谁敢呼唤马矛。
指挥军队回击荆豫,控制幽燕拱卫帝都。
何事至尊长侧席,安危时至有人扶。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汉、唐时期著名将领的赞美。首四句写大梁城守将李平仲的威武,以汉将亚夫为比;后四句写其功劳。最后两句感慨万千,流露出他对朝廷的忧虑。
大梁城是汉黄图,持重军威并亚夫。
夜战不曾开壁垒,先登谁敢呼蝥弧。
指撝荆豫回强虏,锁钥幽燕拱帝都。
何事至尊长侧席,安危时至有人扶。
注释:
大梁城是汉朝的黄图,坚守军威仅次于亚夫。
夜战不曾打开壁垒,率先进攻谁敢呼唤马矛。
指挥军队回击荆豫,控制幽燕拱卫帝都。
何事至尊长侧席,安危时至有人扶。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汉、唐时期著名将领的赞美。首四句写大梁城守将李平仲的威武,以汉将亚夫为比;后四句写其功劳。最后两句感慨万千,流露出他对朝廷的忧虑。
九月十一日次固镇驿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其二 妖星频贯扫,白气久缠绵。 将作荒三殿,材官哭九边。 起居宫掖秘,清削御容传。 国史徵何代,三朝并一年。 诗句释义 1. 妖星频贯扫:描述天空中的不寻常现象,即“妖星”频繁地出现并扫过天空。 2. 白气久缠绵:形容天上的云气长时间地缠绕、不散去,常用来比喻某种不良情况或不幸事件持续存在。 3. 将作荒三殿:即将要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工程
【注释】 九月初二日:九月初四。遗诏:皇帝的死前命令。奉神宗显皇帝(徽宗)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遵照皇帝生前的命令,在京口为徽宗服丧哭泣。 北极升遐日:即“升遐之日”,指皇帝驾崩的日子,古人常以北极星代指南极,故称帝位在天上曰“北极”。 南徐恸哭时:南徐州是当时宋朝的一个重镇,徽宗曾在此居住并改年号为“建中靖国”,所以此处用“南徐”代徽宗。 攀髯生有愿:意指想追随皇帝的遗命而行事。有愿:有所期望。
【注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四首 其三 在宥群方理,高居庶物新。 天为摧丑虏,地不爱金银。 杨柳深宫月,梧桐别院春。 升平多故事,载笔询遗民。 【赏析】: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德裕所作的七言律诗组。此诗组以挽词形式表达了对神宗遗诏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去世的惋惜之情。全诗共六句,每句都紧扣主题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最后根据诗歌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等进行分析。答题时言之有理即可。 “太妊胎而教”意思是说:我怀胎之时即受母亲的教导,“甘盘学后臣”意思是说:我学习了甘盘那样的贤后为臣之道,“营斋尝念母”意思是说:我营建斋室时常怀念母亲,“步祷为忧民”意思是说
春风 午枕眠方足,晴窗曝未终。忽吹新白发,知是旧春风。 物候惊柔绿,心情怕软红。可怜春未老,送我向江东。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析: - 午枕眠方足:午时休息,睡眠刚刚满足,形容睡眠的舒适和充足。 - 晴窗曝未终:天气晴朗,打开窗户让阳光照射,但尚未彻底晒干。 - 忽吹新白发:春风突然吹拂带来了新生的白发,暗示岁月的流逝。 - 知是旧春风:似乎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又像是回到了过去的春天。
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九月十一日次固镇驿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其一: - "九月十一日" 指的是诗歌发表的日期。 - "次固镇驿" 是指诗人在途中的住宿站。 - "恭闻泰昌皇帝升遐途次感泣赋挽词四首" 说明这是一系列关于哀悼皇帝的句子。 - "其一" 指第一首,也就是本诗的第一部分。 2. 御极恩方布,登遐诏巳刊: - "御极" 是指皇帝即位。 - "恩方布"
《渡江二首·其一》是清朝诗人王士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京江南北路,不到十馀年: 这里指的是作者的家乡位于京南,距离京城只有一条南北向的小路,而这条小路并不长,因此不到十年。 - 岁月看如此,风波意眇然: 岁月如同眼前的这条道路,虽然不长,但是经历的风波和变化却很大。这里的“意眇然”表达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 浮生催渡客,宦况钓鱼船:
注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敬地赋挽词四首。 竹符颁郡国,玉几罢音徽。 率土悲风动,敷天泣露晞。 清霜明秘器,红叶掩容衣。 恸哭江城暮,秋笳起落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神宗显皇帝的追怀之情。 第一联“竹符颁郡国,玉几罢音徽”写的是朝廷颁发了皇帝的遗诏,人们开始按照遗诏的规定行事,皇帝去世的消息传遍天下。 第二联“率土悲风动,敷天泣露晞”
《渡江二首·其二》是明朝诗人童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山城如画里:描述了一座山城,如同画中一般美丽。这里的“山城”指的是某座具体的城市或区域,而“如画里”则形容其景色如画一般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想象空间。 2. 一棹亦悠哉:用“一棹”指代船,意味着在江上划船也是一种悠然自得的活动。这里的“悠哉”表达了划船时的轻松和自在
九月十一日,我到达固镇驿恭听泰昌皇帝升遐的消息。在路途中感慨万分,赋诗挽词四首。其四 凭几将传命,垂衣尚视朝。 重阴才见晛,遍雨不崇朝。 德自三旬著,功难百世祧。 吾君幸有子,十六诵唐尧。 注释: 凭几将传命:倚靠在几案旁边传达命令。 垂衣尚视朝:即使身着便装也要上朝处理政务。垂衣,即穿着便装;朝,指处理政务。 重阴才见晛(yù),遍雨不崇朝:浓密的云层刚出现阳光,大雨也不持续一整天。
解析: 率土兵尘暗不开,羽书旁午疾轰雷。 注释: - 率土:指全天下。率土,即统治天下。 - 兵尘:战争带来的尘埃。 - 暗开:没有打开。 - 羽书:古代传递紧急军令的飞鸽传书。 - 旁午:交错,络绎不绝。 - 疾轰雷:像雷霆一样急速和强烈。 译文: 全天下都被尘土覆盖,战争的消息如同飞鸽传书一般不断传来,它们迅速而猛烈地在战场上回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强烈的视觉描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其创作背景是在安史之乱期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候火传烽逼孟陬(mòng zōu):候火传烽,指瞭望烽火,以传递军情。孟陬,古代以十二地支记年,孟为第一,陬为第十二,因此正月又称“孟陬”。 淮奸绛谍满青韝(hú jiān jìng dí mǎn qīng wěi):淮奸,指在淮河一带活动的敌人;绛谍,指在河东地区活动的敌人。青韝,古代用皮革做的护身符
【注释】 (1)捷书:指捷报。夕奏:晚上呈报。赏朝论:奖赏朝野议论。节钺:古代用象牙做的斧子,象征权力和军权。传宣:传达宣布。日未昏:天还没有黑。帝倚一身:皇帝依靠他一人之力。筹汴雒:谋划平定汴州、洛阳。汴洛:古地名,这里指汴州、洛阳一带。天留只手:上天留下一只手的意思,比喻有神助。障乾坤:阻止乾坤的变化。彤弓:红色弓。玈矢:黑色的箭。应:应该。谁予:由谁赐予。大纛:高高的旗杆
注释: 汴京城阙倚高坚,垂绝频繁忧脏腑穿。 长技马墙飞霹雳,短兵鼠穴接戈鋋。 心同石炮俱糜碎,身与金钱总弃捐。 痛哭南云判血指,贺兰燕罢正高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诗。作者通过描写汴京城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之情。首联“汴京城阙倚高坚,垂绝频忧脏腑穿”描述了汴京城墙的高耸壮观,但国家的危难使得人们内心深感忧虑,担心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颔联“长技马墙飞霹雳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膏涂肉薄践城梯,积甲真看熊耳齐。 漫道无功曾使鹤,纵令有技已穷鼷。 持来簪笔惊狐鼠,磨得靴刀莹鸊鹈。 饮血登陴更长啸,尽教飞矢属吴犀。 注释: 1. 膏涂肉薄践城梯,积甲真看熊耳齐。(膏涂肉:用膏涂抹的铠甲;肉薄:像肉一样厚的城墙;践:踩踏;梯:台阶。积累的铠甲就像熊耳朵一样整齐。) 2. 漫道无功曾使鹤,纵令有技已穷鼷。(漫道无功:不要认为无功就是无用;曾使鹤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根据标题、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体会诗人的感情,理解诗意,把握诗中的意象,理解诗中运用的典故,最后赏析诗歌的风格特点。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诗词正文】 雒阳宫殿污膻腥,汝郏烽烟接杳冥。 幸有绣衣雄节镇,何妨铜马遍郊坰。 连营杀气传鼙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