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宫殿污膻腥,汝郏烽烟接杳冥。
幸有绣衣雄节镇,何妨铜马遍郊坰。
连营杀气传鼙鼓,列戍军声语索铃。
尽夜城头拜南极,争看弧矢直狼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根据标题、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体会诗人的感情,理解诗意,把握诗中的意象,理解诗中运用的典故,最后赏析诗歌的风格特点。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诗词正文】
雒阳宫殿污膻腥,汝郏烽烟接杳冥。
幸有绣衣雄节镇,何妨铜马遍郊坰。
连营杀气传鼙鼓,列戍军声语索铃。
尽夜城头拜南极,争看弧矢直狼星。
注释:洛阳宫殿被匈奴人玷污,汝水郏地的烽火烟雾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幸亏有像张绣那样的英勇之士镇守洛阳,为什么不可以到处设置铜马?连营的杀气可以传到远处的军营外,列队的守卫士兵的喊叫声可以传到很远很远的军营。我通宵达旦地登上洛阳城楼,向南方拜礼,让天上的北斗星都能看到,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弓箭射出之后,就像狼星一样直指月亮。
【赏析】
《和高中丞平仲乘城记事诗八首》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此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当时安史叛军占据河南一带。诗的前四句写洛阳沦陷后的惨状;后六句写诗人为保卫洛阳而誓死奋战的决心。全诗表达了诗人在战乱时期保家卫国、报效国家的壮志雄心。
开头两句说,洛阳宫殿被匈奴人玷污,汝水郏地的烽火烟雾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地方。“污”字极言洛阳宫殿被胡虏所污染之严重,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接杳冥”即“接天际”,形容烽火烟雾之浓,弥漫无际。诗人把战场的险恶与洛阳宫殿的豪华对比着来描写,使洛阳的沦陷显得更令人触目惊心。
中间四句写诗人为保卫洛阳而誓死奋战的决心。这几句以“铜马”、“铁马”比喻唐军的精良装备,“连营”形容战事连绵不断,“杀气”表现唐军将士们的斗志昂扬,“列戍”点明唐军布防严密,“军声”则表现战斗激烈紧张。“语索铃”是夸张手法的一种,意思是唐军将士们个个都能发出震天动地的吼声,声音能传到千里之外。诗人运用这些富有生活实感的语言,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战火纷飞、硝烟滚滚、刀光剑影、士气高昂的壮丽画面。
结尾两句写诗人通宵达旦地登上洛阳城楼,向南方拜礼的情形。“尽夜”表明时间之长,“拜南极”则是说诗人向北斗星致敬,让天上的北斗星都能看到,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弓箭射出之后,就像狼星一样直指月亮。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忠于职守的精神风貌,又表现出了他誓死保卫洛阳的决心和信心。
这首诗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色是用词简练、含蓄而生动、传神,充分体现了边塞诗的特色。全诗用词简练、含蓄而生动、传神,充分体现了边塞诗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