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镇危关锁钥长,一归奴寇总猖狂。
心因忧国浑如醉,鬓为论兵半有霜。
椽笔携将分子姓,靴刀留取压文章。
入郊先问躬耕地,简较秋原几树桑。
注释:
戊寅:年号,即公元1068年。
九月初三日:农历九月初三。
感旧述怀即席赋诗八章:因怀念过去而写诗,共八首。
再镇危关锁钥长:再次镇守重要的关口。
一归奴寇总猖狂:一旦回归,敌人就会猖狂。
心为忧国浑如醉:心中忧虑国家就像喝醉了酒一样。
鬓为论兵半有霜:鬓角因为讨论军事问题而有一半变白了。
椽笔:指椽笔,一种用来写字的硬木笔。
携将子姓分子姓:携带着子孙的名字。
靴刀:指靴子里的匕首,也比喻锐利的武器。
压文章:压制文字。
入郊先问躬耕地:到郊外去时先问候耕种田地的人。
简较秋原几树桑:询问秋天的原野上有多少树桑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戊寅年(即公元1068年)九月初三日拜访老朋友高阳公时,感慨国家形势,怀念往昔,并因此写诗八章。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友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以”再镇危关锁钥长”开篇,描绘了自己再次镇守重要关口的情景。这里的”危关”指的是险要的关口,”锁钥”则是指控制全局的关键。诗人用”长”字形容其重要性,突出了这一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诗人以”一归奴寇总猖狂”来表达自己对于敌人的担忧。这里的”奴寇”指的是侵略者,”猖狂”则表示他们嚣张跋扈,毫无忌惮。诗人用”总”字强调了这种状态的普遍性和严重性,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关切。
诗人转向个人的情感体验。他写道”心为忧国浑如醉”,意味着他的心被忧虑所困扰,以至于如同喝醉了酒一般。这种情感的抒发既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深深忧虑,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接下来的诗句”鬓为论兵半有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情感状态。这里的”鬓为”暗示了头发已经变白的迹象,而”论兵”则表示他在关注战争的情况。诗人用”半有霜”来形容自己的头发,表达了他因忧虑国家而过早变白的头发。这种形象的描绘既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情厚意,也揭示了他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关注。
接下来的诗句”椽笔携将子姓分子姓”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想要为国家贡献的意愿。这里的”椽笔”指的是用来写字的工具,”子姓分子姓”则是指子孙的名字。诗人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了他想要为国家留下功绩的决心。
最后两句”靴刀留取压文章”则是诗人对武力的运用的设想。这里的”靴刀”指的是靴子里的匕首,象征着武力;而”压文章”则表示要用武力压制敌人。诗人通过这样的设想表达了自己对于武力的依赖和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个人情感的描绘和对国家形势的分析,展现了他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和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