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第轩车互却迎,万人如海隐王城。
五侯席上支颐坐,丞相门前掉臂行。
突兀高楼看鼠坠,嵯峨老表算狸烹。
谈天欲杜毗耶口,午夜燃灯礼净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其诗作多以讽刺和揭露社会现实为主题,语言通俗易懂。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甲第轩车互却迎,万人如海隐王城。”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繁华的景象,无数的豪宅、豪车在城中相互交错,如同海市蜃楼一般。”甲第”指的是高官贵族的宅院,”轩车”则是指豪华的车马,”互却迎”表示互相竞相迎接。而“万人如海”则是夸张地表达人群之多。”王城”则是指城市的中心区域,这里可能是一个政治、经济的中心。
- “五侯席上支颐坐,丞相门前掉臂行。” 这两句诗描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五侯”指的是权贵中的五位,他们的生活可能非常奢侈豪华;而”支颐坐”是一种悠闲自得的样子,表示他们并不急于求成,而是享受生活。”掉臂行”则是指大官们走在路上时,毫不拘束的态度,显得轻松自如。
- “突兀高楼看鼠坠,嵯峨老表算狸烹。” 这句诗描绘了两个不同的场景。”突兀”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建筑,”高楼坠鼠”意味着这些建筑非常高大,可以俯视到下面的老鼠,形象生动。”嵯峨”则是指高大、险峻的山势,”老表算狸烹”则暗示了那些老谋深算的人可能会被用来烹饪,这里的”烹”字有双重含义,既有贬义也有褒义,既可以表示烹饪,也可以理解为利用的意思。
- “谈天欲杜毗耶口,午夜燃灯礼净名。”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追求真理的决心。”谈天”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讨论哲学或者宗教问题,”杜毗耶口”则是一个典故,意思是想要堵住别人的嘴巴,不让其乱说话,这里可以理解为保持沉默或避免争议。而”午夜燃灯礼净名”则是指深夜时分,点起一盏灯来学习或研究佛教经典,体现了对于真理的执着追求。
-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反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城市景象、社会现象的描写,反映了唐朝时期的社会状况和社会风气。诗人通过对比豪门贵族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揭示了贫富差距的存在。同时,诗中也讽刺了一些权贵的行为举止,表达了对社会腐败和道德沦丧的不满。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