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𨵽十载动宸旒,岁晚京华尚旅愁。
为问敝衣淹邸舍,还如乞食上谯楼。
青袍白马谁家子,赤昃朱提何处求。
愧我空怜廉吏后,负薪歌罢自摇头。

【注释】

除夜示杨郎之易:在除夕时给杨郎的书信。杨郎之易,即杨光辅,字之易,号易山居士。应山忠烈公长子,明经举孝廉,授户部主事,迁员外郎。

𨵽(yì):同“驿”,驿站。

宸(chén)旒(liú):帝王的车驾,借指皇帝。

旅愁:旅途中的忧愁。

敝衣淹邸舍:穿着破烂的衣服滞留在官署中。

还如乞食上谯楼:像乞丐一样讨饭登上城楼。

青袍白马谁家子:身着青色长袍、白马,是谁家的子弟?青袍白马,是古代文士的常服;“谁家子”是说不知其出身。

赤昃朱提何处求:傍晚时分,到朱提去找什么?

愧我空怜廉吏后:惭愧的是,我只是个怜惜廉洁官吏的人。廉吏,清廉的官吏。

负薪歌罢自摇头:唱完《采薇》歌之后自己忍不住摇头苦笑。

【赏析】

此诗作于崇祯五年(1632年),当时作者杨光辅正在京为部属,杨以“除夜示杨郎”为题作《除夜示杨郎之易》一诗,以示对杨郎及友人的关怀。这首诗即是杨光辅答杨郎之易的复信。

首联起笔点题:诗人写自己在驿站十年来奔波,而皇上仍然关心着他。这是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而言,也暗含着诗人自己对朝廷的眷恋之情。

颔联写自己在京为部属,寄人篱下的凄凉境况。“为问”,就是请问,询问的意思。“敝衣淹邸舍”的意思是:穿着破旧的衣服滞留在官署中。“还如”,是像的意思。“乞食上谯楼”意思是:像乞丐一样向城楼上讨饭。“乞食”,就是讨饭。“上谯楼”,就是登上城楼。“还如”是说像乞丐一样向城楼上讨饭,这又进一步说明诗人的穷困潦倒。

颈联写诗人的衣着和外貌,表现他的清贫和不慕荣华。“青袍白马”是说诗人身着青色长袍,骑着白马。“谁家”,是哪里的意思。“赤昃朱提何处求?”意思是:黄昏的时候,到哪里去寻求些什么呢?“朱提”,地名,这里代指地方官署。“谁家子”意思是不知道他是什么人家的孩子。“赤昃”是指太阳快要下山了,天色渐晚,“朱提”指的是什么地方。这两句写诗人身穿青色长袍,骑着白马,不知道他是哪一人家的孩子,也不知道他是在哪一个地方做官,更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讨饭。这两句看似写景,其实是诗人对自己身世的写照。

尾联写诗人感慨自己只是怜惜廉吏的人而已。“愧我空怜廉吏后”,意思是:惭愧的是我只是个怜惜廉洁官吏的人。“负薪歌罢自摇头”,意思是:唱完《采薇》歌之后自己忍不住摇头苦笑。“《采薇》歌”是一首古诗,出自《诗经·小雅》,描写伯夷叔齐兄弟二人在商朝灭亡以后,不愿接受周武王的邀请去辅佐周武王,而是隐居在西山,过着躬耕的生活。他们听说周武王要伐纣,就采薇而食,表示对纣王的不满,最后伯夷饿死在首阳山,叔齐饿死在首阳山脚下。“自摇头”,意谓摇头苦笑。“负薪”,是扛柴的意思。“《采薇》歌”原是伯夷叔齐唱的歌。诗人引用这首古诗,既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慨,也是表明自己的清高品格,与那些贪图享乐的人格格不入。《采薇》歌的内容虽然已久为人们所熟知,但是诗人在这里引用它,却别有一番含义。它既可以表明诗人自己的清高品格,也可以说明诗人自己所处的处境。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感情真切沉郁,用典贴切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