锒铛影里见残春,怅恨登朝未杀身。
祸遘隐章知汉法,行逢赠策感秦人。
途穷漫浪歌山鬼,狱急仓皇礼岳神。
金马多生馀诤论,欲临流水证前因。
【诗句释义】
锒铛(láng dān):古代的一种手铐,形状像大钟。
残春:春天已过大半,春天即将结束。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怅恨:遗憾、悔恨。
登朝:登上朝廷。未杀身:没有杀掉自己。
祸遘(cù)隐章:灾难遇到了隐藏的条款。
行逢赠策:遇到赠送的策略。感秦人:被秦国的人所感动。
途穷漫浪歌山鬼:走投无路,只好唱起山鬼的歌,表示自己的无奈和绝望。
狱急仓皇礼岳神:监狱紧急,慌乱中向泰山神祈求保佑。
金马多生馀诤论:在金马门(汉代皇宫大门名)上有许多争论的声音。余诤论:剩下的争论声。
欲临流水证前因:想要走到流水边,验证过去的因果关系。
【译文】
在手铐的阴影里看到了残春,遗憾地感叹还没有被杀身。
灾难遇到隐藏的条款,知道汉朝的法律。
在路上碰到赠策的人,被秦国的人所感动。
走投无路只能唱起山鬼的歌,监狱紧急慌慌张张向岳神祈祷。
在金马门上有许多争论的声音,想要走到流水边来验证过去的原因。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丁丑年(1077年)被贬至黄州途中所作。当时他被贬为检校尚书令右丞兼侍读学士,住在东府书院。此诗即作于此时,抒发了作者对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友人苏辙的思念之情。
诗的第一句“锒铛影里见残春”,描绘出了诗人身处囹圄之中,看到窗外残春的景象。这一句充满了无奈和悲伤,诗人无法改变现状,只能在牢房的影子里看着残春。
接下来的“怅恨登朝未杀身”,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为国家效力的遗憾和惋惜。这句诗中的“登朝”和“未杀身”都是表达一种无奈和悔恨的情感。
第三句“祸遘隐章知汉法”,则揭示了诗人在困境中所遭遇的命运。这里的“隐章”是指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和规则,而“汉法”则暗指汉朝的法律。这句诗暗示了诗人在困境中所遭受的种种磨难和痛苦。
接下来的两句“行逢赠策感秦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苏辙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行逢”是指在路上遇到的人和事,而“赠策”则是指赠送的策略或建议。这句诗中的“感秦人”则表达了诗人因为朋友苏辙的建议而感到感激和欣慰。
最后两句“途穷漫浪歌山鬼,狱急仓皇礼岳神”,则是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所表现出的勇敢和坚毅。这里的“途穷漫浪歌山鬼”指的是在困境中无所畏惧地歌唱着山鬼的歌曲,而“狱急仓皇礼岳神”则表达了在监狱紧急的情况下向泰山神祈求保佑的情景。这句诗中的“途穷”和“狱急”都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挑战。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身处囹圄之中的情景,以及他与友人苏辙之间的友情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坚毅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