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麋铜马逼淮徐,老屋三闲幸著予。
坐甲裹粮师日老,拂衣掷砚计全疏。
庙堂钩党谙弧矢,郡国求金急羽书。
早办枚皋传檄手,莫夸词赋似相如。

【注释】

次刘渔仲留别韵 其二:次指追随,留别指送别。

赤麋铜马逼淮徐:比喻自己被朝廷征召,就像赤色和黑色的马在淮河以北受到曹操的逼迫一样。

老屋三闲幸著予:指作者在老屋中度过了三年的闲居生活。

坐甲裹粮师日老:坐着盔甲裹着粮食,一天一天地变老。

拂衣掷砚计全疏:拂衣扔下笔,表示放弃功名。

庙堂钩党谙弧矢:在朝廷里结交朋友,了解弓矢等武器。

郡国求金急羽书:各州郡向朝廷索取金钱的急迫文书。

早办枚皋传檄手:及早准备好做传檄文的人。

莫夸词赋似相如:不要夸耀自己的文采像司马相如。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写诗人在老屋中度过了三年的闲居生活,后两句写他准备弃官归隐的决心。末联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这首诗虽然以“次刘渔仲留别韵”为题,但并非赠给刘渔仲的作品。据《四库全书》记载,刘渔仲名元龙,北宋初年人。从诗歌内容上看,此诗可能是苏轼在宋仁宗嘉祐四年(西元一〇五九年)所作。当时苏轼因与范仲淹、韩琦等人政见不合,而受到排挤,被迫离开朝廷,到黄州、汝州等地做地方官。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