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闲真欲拟骖鸾,矍铄犹能说据鞍。
小建纛旗临曲部,平分旌节领骚坛。
三休记向中条勒,四漫诗留退谷刊。
犹恐非熊频入梦,镌除溪石不名蟠。
注释:
萧闲真欲拟骖鸾,矍铄犹能说据鞍。
小建纛旗临曲部,平分旌节领骚坛。
三休记向中条勒,四漫诗留退谷刊。
犹恐非熊频入梦,镌除溪石不名蟠。
王二溟(mín)布政谢事家居八十如少壮,听歌度曲累夕不倦奉赠二首 其一
萧闲:闲暇无事。拟:比得上。骖鸾:传说中凤凰有两翼,一曰“凤”,一曰“鸾”。这里指王二溟像鸾鸟那样自由自在、翱翔于天际。矍铄:形容精神饱满,身体健康。据鞍:指在马上。这里指王二溟虽然年老,但仍精力旺盛,精神饱满。小建:建立。这里是说他建立旗帜。临曲部:在曲部驻扎指挥。曲部,这里指军队。平分:平均分配。这里是说王二溟与部下将士平分功劳。领骚坛:即领导文坛。骚,这里指《离骚》。这里是说王二溟领导文坛。
三休:三次休假。记向:记述。中条勒:指中条山一带的战事。中条,古山名,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县南,为黄河支流渭水和黄河之间的重要山脉。这里泛指南方地区。这里是说王二溟曾在中条山一带作战。四漫:四次游历。诗留:指写诗。退谷刊:指隐居退隐之地的刻石记录。这里是说王二溟曾游历四方,写下了许多诗篇。犹恐:恐怕。非熊:传说中一种怪兽,形似熊而黑,性凶猛。频频入梦:多次进入他梦中。镌除:雕刻。溪石:指溪边的石头。不名蟠:没有名气。这里的“蟠”是指盘旋的意思。这里是说王二溟虽然已经老了,但名声依然未减,溪边的石头也因他而闻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王二溟的赞美之情。诗人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王二溟的崇敬之情。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友情色彩,展现了诗人与王二溟之间的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