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下桥边又此行,赭衣白发可怜生。
班荆却喜无人问,刻木只愁有吏迎。
惜别飞花憎岸草,相留语燕笑林莺。
多情依旧长淮水,流入清江伴橹声。
【注释】
①班荆:古人在旅途中把树枝编在一起做成的席子,用以遮阳或遮雨。此处指在江边搭起简易的行馆。②刻木:即刻画木头,为行人制作路标,防止迷路。③飞花:落花。④相留:相互留念。⑤多情:多情善感。
【译文】
过清江浦遥寄故人
下桥又踏上新征途,满眼都是白发苍颜。
旧日行馆今已无,只喜无人问津。
刻木为记心不惊,只怕官府来追逼。
惜别时落花憎岸边草,相留时燕子笑林间鹂。
多情的河水依旧流,流入清江陪伴船橹声。
【赏析】
此诗是送别之作。诗人在送别的同时,对人生、世事有一番感慨,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人生态度。
开头二句写自己过清江浦时的所见所感。“跨下桥边又此行”,说明诗人又一次踏上了旅途。这里用一个“又”字,既写出了时间的推移,也写出了诗人心情的变化,从“又此行”可以想见诗人此次离京赴任的艰辛。“赭衣白发可怜生”,这是对自身境遇的描述。“赭衣”指军装,这里借代出使在外。“白”字则点出了诗人年事已高。这两句通过描写自身处境,引出了下文对朋友的劝慰之语。
中间四句写友人的境遇。“班荆却喜无人问”,意思是说老朋友现在没有知音来攀谈。这句中包含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与珍重。而“刻木只愁有吏迎”,则是说由于担心官吏前来查访,所以只好将自己所刻的记号隐藏起来,以避其祸。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最后两句,则是写自己与友人的离别情景。“惜别飞花憎岸草”,“飞花”即飘零的柳絮。诗人在这里以柳絮作比,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相留语燕笑林莺”,也是表达诗人对友人不舍的情感。“长淮水”三句,是说多情的长淮水依然向东流淌,伴着船橹声入清江浦。这几句是诗人对送别友人后的情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全诗以送别为主题,但并不直露其事,而是通过对自身和友人的境遇以及离别情景的描写,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赞美和颂扬,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一种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