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藜高阁俯回廊,绛帐青灯列雁行。
三传春秋推武库,一门簪笏俨灵光。
谁从宣室虚前席,且说安昌坐后堂。
尚忆荷衣呼出拜,白头愁绝旧书郎。
注释:
吹藜高阁俯回廊,绛帐青灯列雁行。
吹着藜草登上高阁俯瞰回廊,红烛高照的营帐中排列着像大雁一样的侍卫。
三传春秋推武库,一门簪笏俨灵光。
三个世代传承着春秋的故事,一家门里都是身穿朝服、手持笏板的官员,显得非常威严。
谁从宣室虚前席,且说安昌坐后堂。
是谁从宣室殿空无一人的地方坐下,并讲述了安昌的事情?
尚忆荷衣呼出拜,白头愁绝旧书郎。
我还依稀记得当年穿着荷叶做的衣裳呼唤我出仕,如今却已白发苍苍,忧愁不已,成为了一位老书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回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他年轻时就有着远大的抱负,希望能够有所作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名老书郎。
诗的开头两句“吹藜高阁俯回廊,绛帐青灯列雁行”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吹藜者站在高高的阁上,俯瞰着回廊,而绛帐青灯则排列得像大雁一样整齐。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场景的敏锐观察,也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三传春秋推武库,一门簪笏俨灵光”则是对历史的回顾。他曾经参与过三代的春秋故事,也曾在家族中担任过官职,身着朝服、手持笏板,威风凛凛。这些描述既显示了诗人过去的辉煌,也反映了他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最后两句“谁从宣室虚前席,且说安昌坐后堂”则转入了对现实的感慨。宣室是古代帝王接见大臣的地方,这里空无一人,只有他独自坐在那里。他在这里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有人能够听到。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他的孤独和无奈,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两句“尚忆荷衣呼出拜,白头愁绝旧书郎”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的回忆。他还记得自己曾经穿着荷叶做的衣裳出仕,而现在却已经白发苍苍,成为了一名老书郎。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