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约略潞河东,去国孤身似断蓬。
已是三年成昨梦,漫馀双鬓待秋风。
灯前波浪中宵雨,帘外荣枯半树桐。
自分无才方宋玉,不将摇落怨天公。

扁舟约略潞河东,去国孤身似断蓬。

已是三年成昨梦,漫余双鬓待秋风。

灯前波浪中宵雨,帘外荣枯半树桐。
自分无才方宋玉,不将摇落怨天公。

注释解析:

  1. 扁舟:指诗人乘坐的小船。约略:大约、差不多的意思。
  2. 潞河东:指的是潞州的东边,潞州位于今天的山西省。
  3. 去国孤身:离开自己的国家(此处指潞州)后的孤独状态。断蓬:比喻漂流不定或被风吹散的物体,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诗人自己如同随风飘散的蒲公英。
  4. 已是三年成昨梦:意味着已经过去三年,但感觉就像做了一个梦一样。
  5. 漫余双鬓:“漫余”表示剩余的,双鬓即双鬓头发,代指年纪渐长。形容随着时间流逝,岁月留下的痕迹。
  6. 灯前波浪中宵雨:在夜晚灯光下听着波浪拍打的声音,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雨水打在窗户上的声音。
  7. 帘外荣枯半树桐:窗外是半颗桐树,象征着生命的荣枯变化。
  8. 自分无才:认为自己没有才华。方宋玉:引用《楚辞·九辩》中的宋玉,以自我安慰的方式表达对才能的无奈。
  9. 不将摇落怨天公:不会因为自然现象的变化(如秋季落叶)而抱怨上天。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季节背景下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来增强表达效果,如“断蓬”、“秋夜”、“荣枯”等,都富有象征意义,使得诗歌层次丰富,含义深远。此外,诗中的“灯前波浪中宵雨”和“帘外荣枯半树桐”不仅描述了具体的环境,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面对变迁与无常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深刻省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