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悲霜惨集玆辰,旅雁南来报讣真。
万国心伤冯几诏,三年肠断属车尘。
身为马角生来客,梦作龙胡坠下人。
欲临国哀何处所,市南扶杖问遗民。
【注释】
天启七年九月九日闻大行皇帝遗诏二首 其一: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是明熹宗朱由校驾崩的一年。遗诏——指崇祯皇帝在临终前发布的命令或指示。遗诏二首——指崇祯皇帝发布的两条遗诏。遗诏第一首为“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第二首为“嗣君非继世嫡孙,即推弟及。”
其二:
风悲霜惨集玆辰——秋风凛冽,霜气凄冷。集玆辰——聚集在这个时辰。
旅雁南来报讣真——远道而来的大雁向南飞来,报告了崇祯皇帝的死讯。
万国心伤冯几诏——全中国的人都因崇祯皇帝的死而伤心,都伏案哀哭,仿佛听到崇祯皇帝在耳边呼唤。三年——三年的丧期。属车尘——指崇祯皇帝在位的三年。
身为马角生来客——我是一匹没有主人的野马,生来就是客人。
梦作龙胡坠下人——我梦见自己像一条龙一样从云中坠落下来。
欲临国哀何处所——我将要来到国丧之中,却不知该去哪里。市南扶杖问遗民——到城南边去拄着拐杖询问遗民。遗民,指那些遭受战火流离失所的人。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中秋之际,当时崇祯帝已驾崩,诗人悲痛欲绝。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亡国之痛和对故国的眷恋之情。
首句写秋日,“霜惨”二字写出了凄凉的气氛;二句说,大雁南飞,传来崇祯帝死讯,使人们为之震惊,为之悲哀。
三、四两句写人们伏案痛哭的情景,表现了人们的悲痛心情。五、六两句写崇祯帝在位三年,他英明果断,励精图治,使国家强盛起来,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但不幸,他英年早逝,这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七、八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命运。他是一匹没有主人的野马,生来就是客人。他梦见自己像一条龙一样从云中坠落下来,这是诗人对亡国之痛的自我安慰。
最后两句写诗人想要到国丧之中去,但又不知该去何处。诗人以“问遗民”结束全诗,表明他仍怀念故国之情不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