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生春早,春生翠袖中。
凭阑寒食雨,却扇杏花风。
掩抑萦飞絮,低回数落红。
远山看未足,延伫画廊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何处生春早二十首其十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和赏析。
诗句释义:
- 何处生春早,春生翠袖中。
- “何处生春早”:春天在哪里?它从哪里开始呢?这是一个设问,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盼。
- “春生翠袖中”:春天在翠绿的衣袖中悄然诞生。这里用“翠袖”比喻春天,暗示春天的美丽和生机盎然。
- 凭阑寒食雨,却扇杏花风。
- “凭阑寒食雨”:站在栏杆上观赏着清明节的细雨。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扫墓祭祖,此时雨水纷纷,增添了一份清明的氛围。
- “却扇杏花风”:在微凉的春风中,轻轻扇动着手中的扇子。这里的“却扇”可能是形容自己想要驱散身上的寒气或是享受微风的拂面。
- 掩抑萦飞絮,低回数落红。
- “掩抑萦飞絮”:飞舞的柳絮被风吹得有些压抑,无法自由地飘荡。这里的“萦”字形象地描述了柳絮被风吹动的状态。
- “低回数落红”:花瓣随着微风缓缓落下,像是在低声诉说着什么。这里的“低回”描绘了花瓣下落的轻盈和优雅。
- 远山看未足,延伫画廊东。
- “远山看未足”:虽然已经看到了远处的山峦,但仍然觉得不够,心中仍有所期待。这里的“未足”意味着还不足以完全满足自己的期望。
- “延伫画廊东”:我久久地站在那里,望着画廊的方向。这里的“延伫”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的凝望之情。
译文:
春天在哪里啊?它在翠绿的衣袖里悄悄萌生。
倚靠在栏杆上,看着清明节时节的细雨,感受着微微拂过脸颊的春风。
柳絮被风缠绕着,仿佛在低语;花瓣纷纷落下,宛如在诉说往事。
尽管已能看到远方的青山,但心中仍觉不足,久久驻足在画廊的东侧。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传达,展现了一幅春日景象。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比、拟人等,使得诗歌富有层次和韵律感。同时,诗人通过对春天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