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疏疏绿未干,飘风日夕动林端。
拈将针线宁心就,理得音徽不暇弹。
晓起帘栊初退暑,晚来楼阁又生寒。
衣轻扇冷无馀事,好向窗前借月看。

诗句释义及赏析

初秋

  • 草木疏疏绿未干:描述了初秋时节的植物,树木的叶子还带有绿色的湿润痕迹,但已经稀疏,没有完全干燥。这里的“疏疏”形容草木稀疏的样子,而“绿未干”则传达出了初秋的清新与生机勃勃的景象。
  • 飘风日夕动林端:描述的是秋风在傍晚时分吹拂,使树林中的树梢摇曳生姿。这里用“飘风”、“日夕”和“动林端”三个词汇,生动地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象,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拈针线宁心就

  • 拈针线宁心就:这句表达了一种静谧的生活状态,通过整理针线来达到内心的平静。这里的“拈针线”是一种日常动作,而“宁心就”则是指通过这种简单的行为来达到内心的宁静。

理得音徽不暇弹

  • 理得音徽不暇弹:描述了对音乐旋律的理解和感悟,以至于无暇去弹奏乐器。这里的“理得音徽”意味着对音乐旋律的深刻理解,而“不暇弹”则表示这种理解是如此深刻,以至于无法进行弹奏。

晓起帘栊初退暑

  • 晓起帘栊初退暑:描述了清晨起床后拉开窗帘的情景,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已逐渐消退。这里的“帘栊”指的是窗帘和门楣,而“退暑”则是指夏天带来的炎热已经渐渐离去。
  • 晚来楼阁又生寒:与上句相反,这里描绘的是夜晚到来时,再次感受到寒冷的气息。这与白天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季节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

衣轻扇冷无馀事

  • 衣轻扇冷无馀事: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即使是穿着轻薄的衣服,手持扇子,也能感到舒适惬意。这里的“衣轻”和“扇冷”都暗示了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而“无馀事”则强调了这种生活态度的简单与纯粹。
  • 好向窗前借月看: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通过向窗外借月欣赏,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秋时节的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通过对草木、风声、音乐、气候等元素的描写,构建了一个富有层次感和美感的画面。同时,诗人以“拈针线”、“理得音徽”等行为作为线索,巧妙地将日常生活与心灵感悟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美和内心平静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