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遥见雁飞斜,一水苍苍起暮鸦。
崖罅插江悬栈阁,洞门凿石走平沙。
几年北望成荒戍,忆昔南巡待翠华。
乘兴独来寻藓壁,空阶开遍海棠花。

【注释】

过弘济寺:经过弘济寺,即游览弘济寺。弘济寺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隅,是宋代著名的名刹。

中流遥见雁飞斜:指作者从上游远望中流,只见大雁横斜着飞行。

一水苍苍起暮鸦:指一条宽阔的水势浩渺的河流上,暮鸦(乌鸦)成群结队地飞翔。

崖罅插江悬栈阁:指山崖上的裂缝插入到江水中,上面悬挂着栈道和阁楼。

洞门凿石走平沙:指山洞的入口用石头开凿而成,洞口的平沙(沙子)可以走人。

几年北望成荒戍:指几年来北望,看到的只有一片荒芜的戍垒。

忆昔南巡待翠华:指过去皇帝南巡时,曾经盼望得到皇帝的御驾亲迎。

乘兴独来寻藓壁:乘着兴致独自一人前来寻找苔藓覆盖的岩石或墙壁。

空阶开遍海棠花:指台阶上到处长满了盛开的海棠花,已经落尽了花瓣。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从北往南,来到弘济寺。面对中流,看到远处的大雁横斜着飞行;近处,只见一条宽阔的水势浩渺的河流上,暮鸦成群结队地飞翔;而山崖上的裂缝插入到江水中,上面悬挂着栈道和阁楼。岩壁上有藓苔的痕迹,阶下满地都是海棠花。诗人感慨岁月流逝,物在人非,于是写下这首诗。

首联写登高之所见。“中流”点明地点,“遥见”则表明时间与距离,大雁、暮鸦、水流等景物,都显得遥远而模糊,从而为全篇定下了萧索凄凉的感情基调。

颔联写登山观览之所见。“崖罅”、“江”、“悬栈”、 “凿石”“走平沙”,都是写山间景象,但都写得十分形象。“崖罅”突出了山岩的险峻;“江”突出了水的湍急;“悬栈”突出了道路的险要;“凿石”突出了工程的艰巨;“走平沙”则写出了道路平坦宽敞。这些生动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崖峭壁之上,感受到山崖上裂缝插入到江水中的惊险,以及江面上飞流直下的惊涛骇浪。

颈联写登临怀古之所见。“几年”两句,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又表现出诗人的无限感概。诗人站在高处,望着北望,只见一片荒凉的戍垒;回溯往事,想起当年皇帝南行时曾盼望着他的到来。“忆昔”二字,将历史与现实紧密地联系起来;“翠华”二字,将过去的皇帝与眼前的诗人巧妙地对比起来,使诗人感到无比的自豪。

尾联写游罢登临之所见。“乘兴”两句,既表明了诗人游玩的心情,又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空阶”两句,既写出了台阶上到处长满了盛开的海棠,又写出了海棠花落尽的衰败景象。

这首诗以登高观览之所见为序,以登临怀古诗意之景为纬,以游罢登临之所见收结全篇。首尾照应,结构严谨。同时,全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