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卧万仞峰,绝尘五湖水。
妙年寄物外,飞锡得所止。
荏苒逾艾龄,正复一弹指。
木奴侍巾瓶,宝掌论年齿。
高风自千秋,西山有一士。
【注释】
①万仞峰:万丈高的山峰。
②绝尘五湖水:远离尘世,像五湖一样清幽。
③妙年寄物外:年轻时寄身物外,即出家为僧。
④飞锡得所止:乘坐小飞锡从天而降,找到了可以栖居的地方。
⑤荏苒:指时间推移,岁月流逝。艾龄:艾,一种香草;艾龄,指四十岁。
⑥正复一弹指:不过弹指之间。
⑦宝掌:佛手,佛教中用来象征吉祥的圣物。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书法家王维的一篇五律诗,作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春,当时王维五十岁(一说五十一岁)。这首诗以“赠西山橘香和尚”为题,实际上是一首自叙诗。诗人在诗中回忆自己的早年出家经历,并感叹岁月流逝、人生短暂。
第一句“高卧万仞峰,绝尘五湖水”,意思是说自己隐居在万丈高峰上,远离尘世,像五湖一样清幽。这一句描绘出了诗人的隐居之地和心境。
第二句“妙年寄物外,飞锡得所止”,意思是说年轻时就寄身物外,乘坐小飞锡从天而降,找到了可以栖居的地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出家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荏苒逾艾龄,正复一弹指”,意思是说荏苒的时光过去了,转眼间已经过了艾龄之年(四十岁),不过弹指之间。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四句“木奴侍巾瓶,宝掌论年齿”,意思是说木奴侍奉在巾瓶旁,宝掌讨论着年龄大小。这一句描绘了诗人与木奴、宝掌等僧侣交往的情景。
第五句“高风自千秋,西山有一士”,意思是说高尚的风范自然流传千年,西山之中有一位出家人。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出家僧人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以“赠西山橘香和尚”为题,但实际上是一首自叙诗。诗人通过回顾自己的早年经历,表达了对于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出家僧人的尊敬和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