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哉东陵徒,径入西山室。
白拈无一遗,青毡亦被阨。
虽然仍细事,何足挂胸臆。
所怪鼠与鸮,变态滋百出。
鸮鸣鼠更啸,拿攫争白日。
见者为发𥪡,不复顾弹射。
区区各满腹,方始就宁戢。
一饱复几何,我为深叹息。
把臂欢入林,平时谬推诩。
见得不复思,便尔耶输比。
颠倒恣欺谩,倏忽变嗔喜。
盗泉共斟酌,涓滴思染指。
彼谓掩饰工,扬扬颜无泚。
肺肝众如见,旁观尽裂眦。
不如胠箧者,何尝步踽踽。
这首诗是清代文学家吴敬梓的《杂感》之一,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人性弱点的揭示。下面是逐句翻译:
咄哉东陵徒,径入西山室。
“咄哉”是一种感叹词,表示惊讶或赞叹;“东陵徒”指的是那些自视甚高、自以为是的人;“径入西山室”则形容这些人直接进入他们自以为是的地方。
白拈无一遗,青毡亦被阨。
“白拈”指的是随意拈弄、玩弄;“青毡”是一种质地优良的地毯;“厄”在这里表示困境或困扰。
虽然仍细事,何足挂胸臆。
“细事”指的是琐碎的事情;“挂胸臆”是指挂在心上,引申为放在心上。
所怪鼠与鸮,变态滋百出。
“所怪”表示奇怪或不解;“鼠与鸮”指的是老鼠和猫头鹰这两种动物;“变态滋百出”则是说它们的变化无穷无尽,多姿多彩。
鸮鸣鼠更啸,拿攫争白日。
“鸮鸣”是指猫头鹰的叫声;“鼠更啸”是指老鼠的叫声;“拿攫争白日”则表示两种动物在白天抢夺食物的情景。
见者为发𥪡,不复顾弹射。
“见者为发𥪡”是指在看到这些情景的人会感到愤怒,从而开始行动;“不复顾弹射”则表示不再考虑用弓箭射击。
区区各满腹,方始就宁戢。
“区区”是谦辞,指微不足道;“满腹”是指心中充满了某种情感或想法;“就宁戢”则是表示终于平静下来。
一饱复几何,我为深叹息。
“一饱”是指吃饱肚子的意思;“几何”是用来提问数量的词;“深叹息”则表示深深地叹息,感叹世事无常。
把臂欢入林,平时谬推诩。
“把臂欢入林”是指大家一起手拉手地进入树林;“谬推诩”则表示错误地赞美或吹嘘。
见得不复思,便尔耶输比。
“见得”是指看到了某些情况或道理;“不复思”则表示不再思考;“便尔耶输比”则是表示就这样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立场或观点。
颠倒恣欺谩,倏忽变嗔喜。
“颠倒恣欺谩”是指颠倒是非,肆无忌惮地欺骗别人;“倏忽变嗔喜”则是指瞬间之间情绪从愤怒变为喜悦。
盗泉共斟酌,涓滴思染指。
“盗泉”是指盗取泉水的行为;“斟酌”是形容仔细考虑或权衡利弊的动作;“涓滴思染指”则是指想要分一杯羹的意思。
彼谓掩饰工,扬扬颜无泚。
“彼谓”是指别人认为;“掩饰工”是指善于掩饰自己的人;“扬扬颜无泚”则是形容一个人得意忘形,面带微笑,毫无羞愧之色。
肺肝众如见,旁观尽裂眦。
“肺肝众如见”是指大家的眼睛都像是看到了一样;“旁观尽裂眦”则是形容旁观者们看到这种情况后,都感到非常愤慨,以至于流下了眼泪。
不如胠箧者,何尝步踽踽。
“胠箧者”是指那些窃取财物的人;“步踽踽”是指走路时小心翼翼的样子;“何尝步踽踽”则是表示这些人从来没有像盗窃者那样小心谨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