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绮回长线,红衫映断纹。
啼乌愁浦树,流水忆湘君。
拨去将垂钏,弹时数敛裙。
曲终多苦调,不欲座中闻。
弹琴妓 其三
绿绮回长线,红衫映断纹。
啼乌愁浦树,流水忆湘君。
拨去将垂钏,弹时数敛裙。
曲终多苦调,不欲座中闻。
注释:
- 绿绮:指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泛指琴。
- 长线:形容琴弦悠长。
- 红衫:指女子的衣服,红色。
- 啼乌:比喻乌鸦的叫声。
- 愁浦树:在河边的树上发愁。
- 流水:比喻琴声。
- 湘君:指的是传说中的湘水之神。
- 拨去:拨动琴上的弦。
- 垂钏:挂在手腕上的首饰。
- 敛裙:整理裙子。
- 苦调:悲伤或者凄凉的音乐。
- 不欲座中闻:不希望在座的人听到。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的《琴诗》中的第三首。整首诗以“弹琴”为主题,描绘了弹奏古琴时的情态以及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优雅而深沉的形象。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绿绮回长线,红衫映断纹。(第一句)
- “绿绮”是指一种珍贵的琴,象征着高雅与纯净。
- “回长线”形象地描绘了琴弦拉长的形态,强调其悠扬之感。
- “红衫”则形容女子穿着鲜艳的衣服。
- “映断纹”暗示着女子衣服上精美的纹饰。
- 啼乌愁浦树,流水忆湘君。(第二句)
- “啼乌”指哀鸣的乌鸦,常用来象征孤独或离愁别绪。
- “愁浦树”则表达了因思乡之情而忧愁的心境,联想到了故乡的柳树。
- “湘君”指的是湘江之神,这里借指远方的恋人或亲人。
- 拨去将垂钏,弹时数敛裙。(第三句)
- “拨去”意味着弹奏时拨动琴弦的动作。
- “垂钏”指手腕上挂着的饰品。
- “数敛裙”描绘了弹奏时动作轻盈,裙子随之摆动的情景。
- 曲终多苦调,不欲座中闻。(第四句)
- “曲终”指的是演奏结束的时刻。
- “苦调”通常表示悲凉或悲伤的旋律。
- “不欲座中闻”意味着不希望听众听到这样悲伤的音乐,可能是因为它过于凄婉,不适合场合。
这首诗通过对弹奏古琴的场景进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弹奏者的内心世界以及对音乐的感受。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