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横梁笱,青丝展钓车。
空村闻棹唱,前岸有渔家。
夜雨流菰叶,秋禽叫蓼花。
江洲吾有兴,何必上仙槎。

诗名:《咏西平旧迹八首 其三 周泊渔家》

碧水横梁笱,青丝展钓车。空村闻棹唱,前岸有渔家。夜雨流菰叶,秋禽叫蓼花。江洲吾有兴,何必上仙槎。

注释

《咏西平旧迹八首 其三 周泊渔家》是一首描绘渔家生活和自然景色的诗歌。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渔家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状态,同时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1. 碧水横梁笱:碧绿色的水面上横放着竹制的篮子,这是渔人用来捕捉鱼的工具。
  2. 青丝展钓车:青色的丝线被展开,悬挂在钓车上,准备随时垂钓。
  3. 空村闻棹唱:空旷的乡村里传来船桨划水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
  4. 前岸有渔家:前方岸边出现了渔民的住所,炊烟袅袅升起。
  5. 夜雨流菰叶:夜晚的雨水打湿了菰草的叶子,发出沙沙的声音。
  6. 秋禽叫蓼花:秋天的鸟儿在蓼花丛中鸣叫。
  7. 江洲吾有兴:看到这美丽的江洲景色,我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兴趣。
  8. 何必上仙槎:我为何要追求那遥不可及的仙境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西平渔家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充满自然之美的小村庄。诗人以“碧水横梁笱”开篇,便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那静谧的水面和竹篮,让人感受到了渔家生活的朴实无华。接着,“青丝展钓车”和“空村闻棹唱”两句,不仅描述了渔具的准备和使用,也暗示了渔家的孤独与宁静。

诗中的“前岸有渔家”一句,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只有自然和劳作相伴的场景。而夜雨、秋禽、江洲等词汇,不仅增添了诗歌的音韵美,更赋予了作品一种深邃的情感色彩。诗末的“何必上仙槎”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咏西平旧迹八首 其三 周泊渔家》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渔村景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感受到那份宁静和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