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饶暇日,疏柳漏晴天。
水洑方收潦,林深长带烟。
寻花度韦曲,记石笑平泉。
千载登临兴,吾思孟浩然。
注释:
名园饶暇日,疏柳漏晴天。
水洑方收潦,林深长带烟。
寻花度韦曲,记石笑平泉。
千载登临兴,吾思孟浩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通过对名园、疏柳、水洑、林深、寻花、记石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名园饶暇日,疏柳漏晴天。
水洑方收潦,林深长带烟。
寻花度韦曲,记石笑平泉。
千载登临兴,吾思孟浩然。
注释:
名园饶暇日,疏柳漏晴天。
水洑方收潦,林深长带烟。
寻花度韦曲,记石笑平泉。
千载登临兴,吾思孟浩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通过对名园、疏柳、水洑、林深、寻花、记石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湖上吟 其一 西子湖畔荡桨声,陆公祠下当垆情。 非卢家少妇胜,也胜青溪小姑清。 注释: - 西子湖头:西子湖畔。 - 荡桨:划船。 - 陆公祠:陆逊的祠堂。 - 当垆:古代酒店中服务客人的女佣。 - 卢家:指卢充的家族,东汉末年人物。 - 青溪小姑:形容年轻女子,青溪为地名。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西湖边游览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湖上吟 其二 雨后山桃舒萼,风前堤柳垂条。 正月看将二月,一桥行过三桥。 此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春日湖面上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注释:在梁父城边的马路边,送别友人。袁公浦口扬帆远行,我为你送行十里,五里,我们一同上到长亭,短亭。 赏析: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写景,描绘出了一幅梁父城边走马、袁公浦口扬舲的画面,充满了离别的悲凉氛围。第二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最后两句以“同上”二字为点睛之笔,既写出了送别时的情景,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
【注释】 离丘:指山间小丘,泛指山丘。蔓草:长满野草。生花:开花。南近:靠近南方。若耶:水名,在今浙江绍兴。吴宫:春秋时吴国的宫殿。东家:指美人的家乡,也指美人。浣纱:洗衣服。宛转轻车:形容美人的车马缓缓而行。阳:明媚。中道:半途中。蹉跎:耽误了时间。前溪:指前面不远处的溪流。朱荷:荷花。凋:凋谢。奈何:无奈。为之:为谁。若何:如何。 【赏析】 本诗写一个女子因久居异乡而思念故乡、思念故人的情景
注释: 绕屋数竿修竹,临流几树梅花。 客程无限幽思,僧舍依然旧家。 柏碗暗浮绿醑,莲灯深罩红纱。 且留今夕欢宴,安问明朝岁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绕屋数竿修竹,临流几树梅花”,以竹与梅为主题,勾勒出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诗人选取了两种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物,竹和梅,作为画面的主体
【注释】 甘州遍 其四:这是一首边塞诗。 秋风起:秋风刮起来了。 展转事长征:辗转奔波,在长征路上。 出边城:离开边疆的城池。 弯弧鹊角:弯曲的弓身象鸟的尾巴。 佩刀犀首:佩戴着犀牛角制成的宝剑。 趫趫斥突:勇敢地冲锋陷阵。 愿擒生:愿擒获敌人。 收敕勒:收缴了俘虏。 卷镵(chán)枪:收起兵器。 夜凉频击刁斗:夜里寒气袭人,频频敲击更夫的铜壶。 空碛答遥声:寂静空旷的沙原上回荡着远处的声音。
【诗句释义】: 1. 岭外梅花未寄,江南柳色将舒。——诗人思念故园,期盼春天早日到来,而此时正值寒冬腊月,梅花还未寄出,江南的柳树也尚未抽出新芽,显得有些冷清。 2. 故园春信难到,客里残年又除。——诗人在异乡度过了新的一年,感到孤独和落寞,因为无法收到家乡的春节祝福。 3. 钟磬幽寻僧腊,辛椒俨傍斋居。——诗人在寺庙中度过新年,听到钟磬的声音,感受到岁月的变迁。 4. 怜君念我意气
诗句释义 1 破阵乐词(Pòzhènyuècí):一种古代音乐,用来庆祝战争胜利。 2. 汉兵西出萧关(Hànbīnxīchūxiāoguān):汉兵指汉朝的军队,西出萧关是形容军队从西边的萧关出发。 3. 十里旌旗蔽山(Shílǐjīngqiúbìshān):形容军容盛大,旌旗飘扬,遮蔽了山上的树木。 4. 列阵如云既破(Lièzhènyúrúyúnbù):形容军队排成战斗队形
注释:横着的山峦穿过华严寺,溪水北岸是佛寺,南岸也是。前山后山都有人家。远看千村都是红色的树。走过一片片丹霞。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横山过华严寺时所见到的景色。首句写景,“溪北溪南佛寺”,点出佛寺的位置;接着写“山前山后人家”,写出了村落的布局,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第三句写“望去千村红树,行来一片丹霞”,描绘了作者所看到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诗句原文及注释: 甘州遍,羌笛又将残。 - “甘州遍”是一首词牌名,这里指的是以毛文锡《甘州遍·春光好》为正体的作品。 - “羌笛”,指羌族的笛子,常用来表达边关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 “残”,表示乐器已破损,暗示着边疆的荒凉与战事的频繁。 2. 译文及赏析: 听声寒,黄花碎叶,雕戈铁马,茫茫飞雪满燕山。 - 通过“羌笛”和“残”的描述
注释: 1. 洛下三秋会,城南尺五天。 -洛下:洛阳城,古代洛阳的别称。 -三秋:指一年的秋季。 -城南:指的是城南的万柳堂。 -尺天:形容万柳堂的规模很大,仿佛天空一般无边无际。 2. 草茵沾坠露,茶灶引孤烟。 -草茵:草地上的草席。 -坠露:从天上落下的晶莹露珠。 -茶灶:烧水用的炉子,用来煮茶。 -孤烟:单独升起的炊烟。 3. 碍柳移桥板,浇花决垄泉。 -碍柳:因为柳树而阻碍了桥板的移动。
【泾阳闻人明府之官索题卷子 其二】 古道携琴意,荒亭负弩情。 在古道上,我带着琴,背负着箭袋,心情悠然自得。这里的荒亭,象征着人生的旅途和岁月的沧桑。 地高知野沃,水浊验官清。 土地越高,越能体会自然的广阔;水色越浊,就越能见证官人的清廉。这句诗以自然景物喻人,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赞美。 山雉当车乳,村鸡近县鸣。 山中的雉鸟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哺育
【注释】: 1. 泾阳闻人明府之官索题卷子:泾阳县,是唐朝的一个县,位于今陕西。闻人明府,指诗人闻人茂才。 2. 燕市倾行酒:燕市,是唐朝的一个地方市场,位于今河北。 3. 秦关引去旟:秦关,指的是秦岭关隘。 4. 荫人通五柞:荫人,这里是指皇帝,因为古代皇帝的宫殿周围有树木。五柞,指的是五座宫门。 5. 任土得三渠:任土,指任用当地的人民;三渠,指三条渠道。 6. 林僻闻弦诵:林僻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1. 首句:“柏亭” —— 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景观,但具体是哪种类型的亭子并不明确。可能是古代的亭台楼阁,或者是某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2. 次句:“封国贻来久,乡亭望去新。” —— 这表达了一种时间感,暗示了这个地方自古代以来就属于某个国家(或其后代),而从远处看(乡亭望去),它似乎显得新颖和有活力。 3. 三句:“风清山郭晓,云度野桥春。” ——
```plain 四望白皑皑,高风下石台。 官桥冰未合,汝水冻初回。 峭壁参天映,穷檐负日开。 县家能扫雪,应向洛阳来。 译文: 放眼望去,整个村庄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冷风吹过山峦仿佛在诉说往事。官桥上还没有结满冰花,而汝水却开始逐渐结冻。悬崖峭壁上的树木与天空相互映衬,屋檐下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村民们有能力清理这些积雪,他们一定会带着这份洁净和美好
诗名:《咏西平旧迹八首 其三 周泊渔家》 碧水横梁笱,青丝展钓车。空村闻棹唱,前岸有渔家。夜雨流菰叶,秋禽叫蓼花。江洲吾有兴,何必上仙槎。 注释 《咏西平旧迹八首 其三 周泊渔家》是一首描绘渔家生活和自然景色的诗歌。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渔家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状态,同时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1. 碧水横梁笱:碧绿色的水面上横放着竹制的篮子,这是渔人用来捕捉鱼的工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