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国贻来久,乡亭望去新。
风清山郭晓,云度野桥春。
疆理遥连楚,桑麻宛在秦。
行车长驻处,争识种花人。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首句:“柏亭” —— 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景观,但具体是哪种类型的亭子并不明确。可能是古代的亭台楼阁,或者是某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次句:“封国贻来久,乡亭望去新。” —— 这表达了一种时间感,暗示了这个地方自古代以来就属于某个国家(或其后代),而从远处看(乡亭望去),它似乎显得新颖和有活力。
三句:“风清山郭晓,云度野桥春。” —— “风清”和“云渡”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可能是在清晨或傍晚时分,风很清新,云雾缭绕在山间小路上。
四句:“疆理遥连楚,桑麻宛在秦。” —— 这里提到了两个地名:楚和秦。”疆理”可能指的是边界或管理,”遥连楚”表示这个地区与楚国有着遥远的关系或影响,而“桑麻宛在秦”则可能意味着这片土地曾经是秦国的一部分,现在仍留有秦时的农田和植被。
五句:“行车长驻处,争识种花人。” —— 这是对诗中的“柏亭”的描述,表明这里是经常有车马停留的地方,也可能是诗人常去的地方,因此有很多人能认出种花的人。这里的“种花人”可能指的是园丁、园艺师或其他专门负责花卉种植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地方(柏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怀念。首两句描绘了这个地方的历史久远和给人的印象是崭新的,第三四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展现了这个地方的美丽和宁静。第五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点的繁忙,以及在那里种花的人的辛勤工作。整首诗给人一种和谐、宜人的感觉,仿佛是一个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地方,让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