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日曈昽甲第开,青葱玉树炤衔杯。
列侯幸识韦贤后,吏部重看山简来。
冠组乍交分簙箸,歌钟肆起近楼台。
绕堂㶁㶁长濠水,欲挽东流使倒回。
【注释】
晓日曈昽甲第开,青葱玉树照衔杯。
列侯幸识韦贤后,吏部重看山简来。
冠组乍交分簙箸,歌钟肆起近楼台。
绕堂㶁㶁长濠水,欲挽东流使倒回。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宴会盛况和作者的观感。全诗四句一气呵成,语言流畅自然。
“晓日曈昽甲第开”,首句即点明时间和地点:在清晨的阳光下,豪华的府邸大门洞开,迎接宾客的到来。这里的“晓日”指早晨的阳光,而“曈昽”则形容太阳初升时明亮而温暖的光芒。通过这一景象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幅富丽堂皇的豪门聚会场景。紧接着,“青葱玉树照衔杯”,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的盛情和宴会上的欢愉氛围。这里的“青葱玉树”形容庭院中树木葱郁、繁盛,而“照衔杯”则暗示着宾客们在宴会上畅饮的情景。这两句不仅渲染了宴会的热闹气氛,还通过比喻手法赋予了景物以生命,使其更加生动形象。
第三句“列侯幸识韦贤后,吏部重看山简来”,转而描述了宾客的身份与背景。这里的“列侯”指的是地位显赫的贵族,而“幸识韦贤后”则暗示着这些宾客可能曾经认识过韦贤这位古代贤人;“吏部”则是指掌管官员任免的部门或机构,而“重看山简来”则暗示着这些宾客对山简这位文人雅士也颇有了解。这两句通过提及宾客的背景与身份,为接下来的叙述铺垫了基础。
第四句“冠组乍交分簙箸,歌钟肆起近楼台”,描绘了宴会上的礼仪活动及音乐演奏的场景。这里的“冠组”指的是冠带礼帽和官服,而“乍交分簙箸”则描述了宾客之间互相敬酒、交换礼物的过程;“歌钟肆起近楼台”则描绘了音乐声起、乐曲奏响的景象。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场面,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宾客的尊重与款待之情。
最后一句“绕堂㶁㶁长濠水,欲挽东流使倒回”,以富有想象力的笔触结束了整首诗。这里的“绕堂㶁㶁长濠水”形象地描绘了庭院中曲折蜿蜒的水景,仿佛是一条巨大的水龙在庭院中穿梭;“欲挽东流使倒回”则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将这欢快的气氛和欢乐的氛围延续下去。这两句虽然简短,但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盛况的描绘以及对宾客身份的介绍,展现了一个充满喜悦与和谐的场景。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