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亭落木正萧萧,又见长帆去影遥。
挟策几年淮海路,伤心再渡浙江潮。
寒风绝塞吹青雁,霜月横空击皂雕。
丛桂故山秋正发,一枝还拟赠河桥。
送骆叔夜北行
离亭落木正萧萧,又见长帆去影遥。
挟策几年淮海路,伤心再渡浙江潮。
寒风绝塞吹青雁,霜月横空击皂雕。
丛桂故山秋正发,一枝还拟赠河桥。
注释:
- 离亭落木正萧萧:在离别的亭子里,落叶飘零,萧瑟的声音。
- 又见长帆去影遥:又看到长船的影子在远处。
- 挟策几年淮海路:拿着文卷数年走遍了淮海之地。
- 伤心再渡浙江潮:心中感到悲伤,再次渡过浙江的潮水。
- 寒风绝塞吹青雁:在寒冷的边塞上,大雁被寒风吹得飞远。
- 霜月横空击皂雕:霜月高悬天空,仿佛有黑色的鹰在飞翔。
- 丛桂故山秋正发:秋天的桂花从山上开始开放。
- 一枝还拟赠河桥:一枝桂树的花朵将送给黄河上的桥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骆叔夜即将踏上北行之路,诗人用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心中的不舍与哀伤。
首句“离亭落木正萧萧”,描绘了诗人在离别的亭子里,看到满地落叶的情景。这落叶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诗人的离别之情。
次句“又见长帆去影遥”,诗人再次看到了那艘长帆离去的身影,虽然身影遥远,但却无法阻挡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第三句“挟策几年淮海路”,诗人回忆了自己带着文卷数年走遍了淮海之地的经历。这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敬意和祝愿,希望他能够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四句“伤心再渡浙江潮”,诗人表达了内心的悲伤之情。他再次渡过了浙江的潮水,意味着他的离别更加痛苦。
第五句“寒风绝塞吹青雁”,描绘了边塞上的景象。寒风吹拂着大地,大雁被寒风吹得飞远,这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六句“霜月横空击皂雕”,霜月高悬天空,仿佛有黑色的鹰在飞翔。这里用霜月象征友情,表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第七句“丛桂故山秋正发”,描述了故乡的桂花在秋天盛开的情景。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他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能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一句“一枝还拟赠河桥”,诗人将一枝桂花送给河桥,象征着他将把这份思念传递给远方的朋友。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他的祝福。同时,诗的语言优美,韵律和谐,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