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远憩竟忘归,迤逦荒台伫落晖。
紫藓洞中悬竹筏,黄杉径曲蔓萝衣。
遥天龙卷田横塞,倒海潮生严子矶。
万里玄瀛方在望,肯教蓬馆到来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紫阳洞归》。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高峰远憩竟忘归
  • 高峰远憩:指登上高峰后长时间停留休息,忘却归途。
  • 竟忘归:完全忘记回家的事情。
  1. 迤逦荒台伫落晖
  • 迤逦:曲折延伸的样子。
  • 荒台:荒芜的台榭,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古台或亭台。
  • 伫落晖:站在台上等待夕阳西下。
  1. 紫藓洞中悬竹筏
  • 紫藓:紫色的苔藓,形容洞内环境幽深。
  • 悬竹筏:在洞内悬挂着竹筏。
  1. 黄杉径曲蔓萝衣
  • 黄杉:黄色的杉树,可能是生长于山间的树木。
  • :小路。
  • 蔓萝衣:形容小径两旁长满了蔓萝。
  1. 遥天龙卷田横塞
  • 遥天:遥远的天空。
  • 龙卷:旋风状的云。
  • 田横:古代的一位贤人,这里可能指代自然景观或某种气势。
  • :阻挡或覆盖的意思。
  1. 倒海潮生严子矶
  • 倒海:形容海水翻涌如倒海一般。
  • 潮生:海水上涨。
  • 严子矶:地名,可能是一个著名的观潮地。
  1. 万里玄瀛方在望,肯教蓬馆到来稀
  • 玄瀛:神话中的美好之地。
  • 方在望:正在眺望的地方。
  • 肯教:不肯让……,意为不让这个地方成为现实。
  • 蓬馆:简陋的住所,这里比喻简陋的居所。
  • 到来稀:稀少出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和个人情感的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旅途中的孤独和寂寞的感受。诗中通过对紫阳洞、悬崖、苔藓、竹林、山川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神秘的氛围。同时,诗人对于归途的迷茫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对世俗纷扰的一种超脱和宁静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