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舟畔共衔卮,朝日浮波惜上迟。
洛下未能同凤举,旅中何易见牛医。
涉江美子披荷叶,故国王孙望桂枝。
万里楚天君独返,五关云树是相思。

【注释】

浔阳:今江西九江。孝廉:汉代举荐贤良的科目,因避汉明帝刘庄讳而改称孝廉。汝南:古郡名,故地在今河南上蔡西南。

洛下:洛阳。凤举:指凤凰高飞,比喻仕途顺利、官运亨通。《史记·高祖本纪》载:“秦失天下,豪杰相兼,奋臂徇士,争立豪君,自置侯王。唯汉王先入关,略定秦地,有中兴业,汉王闻之,倍秦民徙封成阳,号为新城。东击三秦,西乡至咸阳,与项羽相距鸿门……当此时也,项籍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王以十卒万,困于成阳,遂用计破羽,灭其国,使大司马陈婴将二万人降其军,令陈平伪游间关,出奇制胜。韩信乃夜引兵渡河到安邑,收其军粮。安邑已降汉,遂渡河,抵邯郸城,赵王及成安君陈馀闻汉击之,皆城中壁守不敢出。信令人报赵广武君,令其明日薄具食。具饮毕,广武君辞曰:“臣闻客从远方而来,多过旬日,幸蒙赐以美食。臣安能自给而奉尝客?窃以为亡人之地不可居,亲戚之处常苦于贫。”乃谢去,原间关以出。于是汉王度井陉,击成安君,大败之。成安君反为汉军所杀。赵王亦自杀。遂北烧了燕代。至代,代王喜,尽使其家属归降。乃使韩王信略定云中九郡县。代相赵贲、内史王黄等率其军归降于汉。汉王乃立韩王信为韩王,都阳翟。又使刘贾别取淮北,而迎彭越将其军。使贾往视陈,即斩陈将军钟离昧。遂定淮河、泗水。

牛医:旧时迷信谓人有病是牛害了,故有“见牛医”之说。

涉江美子披荷叶:《汉书·伍被传》载:伍被征为太中大夫。楚王欲夺吴王兵,伍被谏止说:“臣闻‘楚有鸟,秋则止于南山之上,冬则止于桂树枝上’。今大王弃此而欲以伐罪告难,臣恐楚国之人不以其子为男而以为女矣。”楚王说:“先生独以为然乎?”伍被说:“夫以郢为弹丸之城也;以叶为囿翼也;以桂山为险阻也;以昭山为界阻也。虽无虎兕之患,而有崩坠之败也。”楚王默然。

五关云树:相传战国时孟尝君出仕秦国,秦王设计陷害他:把他的五个随从者囚禁起来,并派人对他们说:“你们五人当中,如果能够找到一个能逃出秦国回国的人,就赦免他的罪过。”这五个随从者分别来自齐地五个城邑,但都不是齐国人。他们日夜想念家乡,想逃出秦国,但始终不能找到办法。最后他们决定各奔前程。这五个随从者分头行动,终于各自逃回了齐国。后来这个故事流传开来,人们就用“五关云树”来比喻远隔万里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作于汉文帝时期,作者当时任太子少傅(一说太子中舍人)。诗中的主人公是王孝廉和作者本人。王孝廉是作者的友人,因赴京应考得官,即将离开故乡汝南回京城长安去。临行之际,作者特地写了这首送别的诗,以表达对他的勉励和祝愿。

全诗写离别之情十分真挚动人。首联点题,直叙其事。“朝日浮波”四句,诗人借景抒情,写王孝廉离去时的依依惜别。“洛下未能同凤举”,洛阳尚未能与王孝廉同享功名;“旅中何易见牛医”,旅途中难得遇到像王孝廉一样精通医术的医师。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期望和祝愿之意。颔联承“未能同凤举”而来,进一步抒写对友人的勉励之意。“旅中何易见牛医”,既是实写,也是虚写,既指旅途之中难得遇到像王孝廉一样的医生,又暗寓着希望友人在旅途之中不要生病的意思。颈联写景,渲染气氛。“涉江美子披荷叶”,“涉”,涉水;“美子”,美妻;“披”,覆盖、覆盖着;“荷叶”代指荷花;“桂枝”,指梅花,这里代指南方的梅花。诗人想象友人在江南渡过江河后,妻子披着荷花,丈夫披着梅花,两人相依相偎的情景。这一联写景,情景交融,渲染出一幅别离时夫妇二人依恋不舍的深情画面。尾联直接抒情,抒发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万里楚天君独返”,意思是你远在万里之外的楚国,只有我一个人返回家乡。“五关云树是相思”,意思是你在征途上经过的每一座关口,每一棵树木都是我的相思之象。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和牵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