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杨梢解刺天,碧幢闲使斗茶钱。
风流只记张思曼,朗鉴何如顾彦先。
钟缶烧残还自弄,虫鱼注缺不须笺。
燕台虽少探花会,也有柴车到集贤。
《题陈生博古册子和王司农韵》是明代诗人毛奇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才情的钦佩。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春暮杨梢解刺天:“春暮”指的是春天即将结束,“杨梢”是指杨柳的枝条,“解刺天”形容杨柳的枝条在春天末时依然挺拔如剑,直指天空。
碧幢闲使斗茶钱:“碧幢”是指绿色的伞,这里用来形容伞的颜色,“斗茶钱”是指斗茶时使用的茶钱,斗茶是一种古代的茶道仪式,用于测试茶叶的品质。
风流只记张思曼:“风流”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气质或才华出众,“张思曼”可能是一位名叫张思曼的人物,他因为其风流的才华而被人铭记。
朗鉴何如顾彦先:“朗鉴”指的是明察秋毫的眼光,“顾彦先”是一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可能是指他的鉴识能力非常出众。
钟缶烧残还自弄:“钟缶”是指铜制的钟和壶,“烧残”意味着这些器物已经破损,“自弄”则表明主人自己修补或玩耍。
虫鱼注缺不须笺:“虫鱼注”可能是指一种记录昆虫和鱼的文献,“阙”在这里表示缺失,“笺”是指纸张,这里说不需要纸张来记录。
燕台虽少探花会:“燕台”可能是指一个地点,“探花会”是指科举考试中探花的宴会,虽然这个宴会很少举行。
也有柴车到集贤:“柴车”是指古代的车辆,“集贤”是古代的一个官署名称,这里可能暗示即使是在没有探花会的场合,也会有官员前来访问。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友人的生活细节和才艺特点,展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朋友才能的赞赏。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友人生活的点滴,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赞美。同时,诗歌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风俗和文人的生活方式,增添了文化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