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瞻通德过金阊,暂憩双泉旧草堂。
地胜谢安江上墅,人来裴令午桥庄。
画廊山半回花坞,红岫烟深接野塘。
夜静市门堪贳酒,不教明月负清觞。

【注释】

缪氏园:指唐代诗人钱缪的别墅。姜京兆:即唐代大诗人杜甫,当时担任京兆尹,故称姜京兆。过金阊:经过苏州的金阊门。通德坊:今苏州市东城区有通贤街(旧时通德坊),为古时商业繁华地区。双泉草堂:今苏州市西区有双塔寺,相传是晋代著名文学家陶渊明隐居的地方,因有“双泉水”而得名。谢安:东晋宰相谢安,字安石,隐居于浙江会稽山阴(今绍兴)之东山,世称东山先生,其别墅在山阴县南郊。裴令:即唐代名士、书法家裴休,官至工部尚书,曾任苏州太守。午桥庄:今苏州市北区有午桥公园,相传是唐代名臣李德裕所建,故称李公堤。画廊山:今苏州市西南有画廊山,为吴中胜地。回花坞:指山上的花草树木,曲折环绕成坞。红岫:指山上的红色山峰。烟深:指山色迷蒙。野塘:指山脚下的池塘。夜静:夜晚十分安静。市门:指苏州城西门。贳酒:买酒喝。清觞:美酒。

【赏析】

这首诗是公元769年(大历四年)秋日作于苏州的。当时作者与友人同游苏州郊外的钱缪的别墅,登临山川,游览名胜,并写下了这首七律。全诗意境幽雅,语言清新流畅,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佳作。

首联写诗人与友人来到通贤坊附近的钱缪别墅,经过苏州的金阊门,登上钱缪别墅的双泉草堂。

颔联点题,指出诗人和友人到的是谢安别墅所在地的山丘上,这里风景优美,景色迷人;同时表明友人的到来给谢安的别墅增添了不少生气,更显得富丽华贵。

颈联进一步写谢安别墅周围的自然美景。“画廊山半回花坞”,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条曲折的山坞像画廊一样把山峦装点得十分美丽,两旁的花木丛中不时飘来阵阵花香。“红岫烟深接野塘”,描绘了一幅更加美丽的画卷,红彤彤的山峰在烟雾缭绕中隐现,而山脚下的野塘又显得那么幽静。“夜静市门堪贳酒,不教明月负清觞”。这是说夜晚十分安静,可以在这里买酒喝,而皎洁的月色又不会辜负这杯中的美酒。

末联写诗人和友人在这优美的环境中畅饮美酒,心情十分愉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