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猿一啸万山深,今日何由响北岑。
听去不忘他日泪,呼来应识旧时心。
秋清月下惊禅梦,夜半霜寒伴梵吟。
携得鹫峰灵迹在,凭栏唱和有知音。
【注释】
奉和乾庵和尚天衣古迹十咏原韵其七
孤猿一啸万山深,今日何由响北岑。
听去不忘他日泪,呼来应识旧时心。
秋清月下惊禅梦,夜半霜寒伴梵吟。
携得鹫峰灵迹在,凭栏唱和有知音。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乾庵和尚的《天衣古迹十咏》之后所创作的一首和韵诗。前四句为和韵,后六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乾庵和尚的赞赏之情。
“孤猿一啸万山深”,诗人以孤独的猿猴之声比喻自己的心境,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深沉与寂静。而“今日何由响北岑”,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担忧与迷茫。他认为,自己现在的处境如同孤猿一样,无法找到出路,只能默默地承受生活的艰辛。
“听去不忘他日泪,呼来应识旧时心。”这是诗人对乾庵和尚的赞美之情。他认为乾庵和尚能够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并能理解他的感受,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啊!因此,他非常感谢乾庵和尚对他的关心与帮助。
“秋清月下惊禅梦,夜半霜寒伴梵吟。”这是诗人对于乾庵和尚的生活状态的描绘。他看到乾庵和尚在秋夜的月光下打坐冥想,感受到了禅宗的修行境界;同时,他也看到乾庵和尚在深夜中依然坚持修行,不畏严寒。这些都体现了乾庵和尚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以及对佛法的执着追求。
“携得鹫峰灵迹在,凭栏唱和有知音。”这是诗人对乾庵和尚的赞赏之词。他认为乾庵和尚所携带的鹫峰灵迹就是他修行的成果,而他本人也是能够理解这些成果的人。因此,他希望能够与乾庵和尚一起唱歌、一起分享彼此的感受与经历。
这首诗通过描写乾庵和尚的生活状态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信仰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