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梧凤爱朝阳,不道空山现佛光。
断壁云间狸卧稳,穿林日出燕飞忙。
琳宫曙启花俱发,铃塔春通草亦香。
时见老僧来曝背,袈裟影里坐难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曾看梧凤爱朝阳,不道空山现佛光。
    注释:我曾经看到梧桐和凤凰喜欢朝阳的美景,却不知道在空山之中出现佛光。
    赏析:这里用“曾看”表示过去的经历,而“不道”则是表示没有意识到的意思。通过对比梧桐和凤凰对阳光的喜爱,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在空山之中发现了佛光,这是一种超越寻常的发现。

  2. 断壁云间狸卧稳,穿林日出燕飞忙。
    注释:残破的墙壁上,云彩之间,狐狸悠闲地躺着;穿过树林,太阳初升时,燕子忙碌地飞翔。
    赏析: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大自然中动物们的生活状态。狐狸在残破的墙壁上悠闲地躺着,仿佛在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而燕子在穿林而过时,忙碌地飞来飞去,仿佛在寻找自己的家园。这些细节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3. 琳宫曙启花俱发,铃塔春通草亦香。
    注释:清晨时分,琳琅宫门开放,花儿纷纷盛开;钟楼春意盎然,草木散发出阵阵清香。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场景,琳琅宫门的开放使得花朵竞相开放,而钟楼的春意也让草木散发出芬芳。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4. 时见老僧来曝背,袈裟影里坐难忘。
    注释:时不时能看到老僧晒背,袈裟的影子里坐着让我难以忘怀。
    赏析:这里描绘了老僧在阳光下晒背的情景,以及他坐在袈裟的影子里的情景。这种场景充满了宁静和安详,让人感到一种心灵的宁静和满足。同时,这种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教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动物生活和佛教文化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和艺术的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