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到成都未有期,春江淼淼接天涯。
须知庄蹻三巴路,不在秦王万岁池。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入蜀时所作的。首句说,友人即将西去成都,不知何时能再见面;次句写长江浩渺,一望无际,似乎直通天际。三、四两句则指出,要记住当年庄蹻在巴、渝之间开辟了一条通往蜀地的道路,而秦王的万里长池也只不过是一个摆设罢了。
前两句写送行地点和时间,点出朋友西去的方向。后两句以历史故事作比喻,既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又暗含劝勉之情。
西到成都未有期,春江淼淼接天涯。
须知庄蹻三巴路,不在秦王万岁池。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入蜀时所作的。首句说,友人即将西去成都,不知何时能再见面;次句写长江浩渺,一望无际,似乎直通天际。三、四两句则指出,要记住当年庄蹻在巴、渝之间开辟了一条通往蜀地的道路,而秦王的万里长池也只不过是一个摆设罢了。
前两句写送行地点和时间,点出朋友西去的方向。后两句以历史故事作比喻,既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又暗含劝勉之情。
湖上吟 其一 西子湖畔荡桨声,陆公祠下当垆情。 非卢家少妇胜,也胜青溪小姑清。 注释: - 西子湖头:西子湖畔。 - 荡桨:划船。 - 陆公祠:陆逊的祠堂。 - 当垆:古代酒店中服务客人的女佣。 - 卢家:指卢充的家族,东汉末年人物。 - 青溪小姑:形容年轻女子,青溪为地名。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西湖边游览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湖上吟 其二 雨后山桃舒萼,风前堤柳垂条。 正月看将二月,一桥行过三桥。 此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春日湖面上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注释:在梁父城边的马路边,送别友人。袁公浦口扬帆远行,我为你送行十里,五里,我们一同上到长亭,短亭。 赏析: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写景,描绘出了一幅梁父城边走马、袁公浦口扬舲的画面,充满了离别的悲凉氛围。第二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最后两句以“同上”二字为点睛之笔,既写出了送别时的情景,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
【注释】 离丘:指山间小丘,泛指山丘。蔓草:长满野草。生花:开花。南近:靠近南方。若耶:水名,在今浙江绍兴。吴宫:春秋时吴国的宫殿。东家:指美人的家乡,也指美人。浣纱:洗衣服。宛转轻车:形容美人的车马缓缓而行。阳:明媚。中道:半途中。蹉跎:耽误了时间。前溪:指前面不远处的溪流。朱荷:荷花。凋:凋谢。奈何:无奈。为之:为谁。若何:如何。 【赏析】 本诗写一个女子因久居异乡而思念故乡、思念故人的情景
注释: 绕屋数竿修竹,临流几树梅花。 客程无限幽思,僧舍依然旧家。 柏碗暗浮绿醑,莲灯深罩红纱。 且留今夕欢宴,安问明朝岁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绕屋数竿修竹,临流几树梅花”,以竹与梅为主题,勾勒出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诗人选取了两种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物,竹和梅,作为画面的主体
【注释】 甘州遍 其四:这是一首边塞诗。 秋风起:秋风刮起来了。 展转事长征:辗转奔波,在长征路上。 出边城:离开边疆的城池。 弯弧鹊角:弯曲的弓身象鸟的尾巴。 佩刀犀首:佩戴着犀牛角制成的宝剑。 趫趫斥突:勇敢地冲锋陷阵。 愿擒生:愿擒获敌人。 收敕勒:收缴了俘虏。 卷镵(chán)枪:收起兵器。 夜凉频击刁斗:夜里寒气袭人,频频敲击更夫的铜壶。 空碛答遥声:寂静空旷的沙原上回荡着远处的声音。
【诗句释义】: 1. 岭外梅花未寄,江南柳色将舒。——诗人思念故园,期盼春天早日到来,而此时正值寒冬腊月,梅花还未寄出,江南的柳树也尚未抽出新芽,显得有些冷清。 2. 故园春信难到,客里残年又除。——诗人在异乡度过了新的一年,感到孤独和落寞,因为无法收到家乡的春节祝福。 3. 钟磬幽寻僧腊,辛椒俨傍斋居。——诗人在寺庙中度过新年,听到钟磬的声音,感受到岁月的变迁。 4. 怜君念我意气
诗句释义 1 破阵乐词(Pòzhènyuècí):一种古代音乐,用来庆祝战争胜利。 2. 汉兵西出萧关(Hànbīnxīchūxiāoguān):汉兵指汉朝的军队,西出萧关是形容军队从西边的萧关出发。 3. 十里旌旗蔽山(Shílǐjīngqiúbìshān):形容军容盛大,旌旗飘扬,遮蔽了山上的树木。 4. 列阵如云既破(Lièzhènyúrúyúnbù):形容军队排成战斗队形
注释:横着的山峦穿过华严寺,溪水北岸是佛寺,南岸也是。前山后山都有人家。远看千村都是红色的树。走过一片片丹霞。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横山过华严寺时所见到的景色。首句写景,“溪北溪南佛寺”,点出佛寺的位置;接着写“山前山后人家”,写出了村落的布局,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第三句写“望去千村红树,行来一片丹霞”,描绘了作者所看到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1. 诗句原文及注释: 甘州遍,羌笛又将残。 - “甘州遍”是一首词牌名,这里指的是以毛文锡《甘州遍·春光好》为正体的作品。 - “羌笛”,指羌族的笛子,常用来表达边关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 “残”,表示乐器已破损,暗示着边疆的荒凉与战事的频繁。 2. 译文及赏析: 听声寒,黄花碎叶,雕戈铁马,茫茫飞雪满燕山。 - 通过“羌笛”和“残”的描述
【注释】 青龙战舰白龙沙,:青龙战舰在白龙河上行驶。 玉鲙金齑醉晚霞:用鱼和肉做的佳肴,在晚霞映照的江面边品尝。 却忆若耶春泛后:回想春天泛舟时的情景。 渌波长映杜陵花:绿水长流,映照着杜陵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做官期间所作,诗题中的“京兆”是指唐代京兆府的长官,即首都长安的行政首长。杜二游云间二首,就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两首诗。第一首写于开元三年(714)
【注释】 ①二游:指杜甫和杜牧。游云间:指在云端中遨游。②西安:即西京长安。③武昌侯:指杜牧,他曾任武昌郡的县尉。④山阴:即浙江绍兴。⑤镜里:指镜子里的影像。⑥长日:指漫长的时光。⑦寻君:指寻找友人。⑧淀湖头:指西湖边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杜牧的怀念之作。诗的首句“西安”指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而“武昌”则是指湖北武昌,这里用一“西”一“鄂”相对,突出地点之远隔
注释: 襜帷:即车帷,古代帝王出行时所乘的装饰华丽的车子。 昨岁:去年。 赐明光:皇帝赏赐给臣子明光门(地名)的旌旗。明光门是汉代长安城门之一,因汉武帝曾于此设宴,故称“明光”。 凯乐:胜利的欢乐。奏方:呈上朝廷。 竹箭:用竹子做的箭。这里指竹制箭矢。 悠悠:长久、远大的意思。 旌旆:旗帜。这里指帝王的旌旗。 东扬:向东飞扬。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渔山平定贼寇后,皇上赐予臣子明光门的旌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全诗理解分析每句的大意,最后进行总结概括即可。 “嵩螺山下”一句,交代了送别的地点;“瘴里花飞绕翠田”写高公之任惠州途中所经过之地,是一片瘴疠之地,但这里的花却异常美丽;“前去陆郎须记得”,点明送别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桃花、木兰、牵不住、白蘋洲。 【答案】 舟中听祁兵宪歌儿其一 桃花新水木兰舟,一曲春波水自流。 夹岸垂杨牵不住,东风吹过白蘋洲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舟中听祁兵宪歌儿时的情景,表现了船夫在欣赏祁兵宪歌声时的愉悦之情。全诗结构严密,意境优美,用比喻和拟人等方法,把歌声写得如诗如画,富有情趣。 其一:停船卷幔立双娥,按拍重为宛转歌。 注释:停下船来卷起帷幔站着,两位女子像仙女一样,随着节拍轻唱动听的曲儿。 译文:停下船来卷起帷幔站着,两位女子像仙女一样,随着节拍轻盈婉转地唱歌。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