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苑寻幽鞠,东篱见治蔷。
佳名浑不辨,妙植想多方。
种集伊川盛,泉通郦县香。
铜镮铺处白,金碗镀来黄。
龙脑蟠银埒,猧丝旋锦囊。
轮衔千辐广,钱取五铢良。
蜡朵红儿髻,檀窝青女妆。
苞沿舒茗甲,瓣底缀瓜瓤。
敞类仙盘举,圆同佛面张。
微红名马蔺,小臭似蛇床。
坞辟辛椒外,园邻苦竹傍。
穿莺疑住久,报雀欲衔将。
高士裁为佩,夫人染作裳。
分花餐屈子,酿酒送长房。
合蜜团松饵,和英煮桂浆。
翻丛袪蛱蝶,啄蕊妒鸳鸯。
暂吸枝头露,潜窥叶上霜。
候迟犹猗狔,风动自低昂。
重叠排成障,离披布近墙。
记时存小正,遣兴在重阳。
赐邺悲将老,横芬诵有芳。
秋葩应晚歇,为我罄馀觞。
这是一首咏菊的七言联句诗,共四十六字。诗人在描绘菊花盛开的美丽景象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诗人通过观察菊花的盛开,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接着,他以”佳名浑不辨,妙植想多方”为题,表达了对菊花之美的赞美。他认为,虽然菊花的名字可能并不明显,但它们的美却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诗人又进一步描述了菊花的种植情况。他说,这些菊花是种在伊川和郦县等地的,而且泉水也流经它们周围。这里的“伊川”和“郦县”都是地名,分别代表了中国的两个古代文化发源地。同时,诗人还提到了铜镮、金碗等器具,这些都是当时人们用来盛放菊花的工具。
诗人又从菊花的生长环境、颜色等方面进行了描述,例如”铜镮铺处白,金碗镀来黄”等。这些诗句都形象地描绘了菊花的美丽和高贵品质。
诗人还将菊花比作仙盘举、佛面张等,进一步强调了菊花的高洁和神圣。同时,他也将菊花比喻成马蔺、蛇床等植物,表达了对菊花的热爱和欣赏。
诗人以”微红名马蔺,小臭似蛇床”等句子结束联句,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他认为,虽然这些菊花的颜色和气味可能并不那么出众,但它们却能够给人带来愉悦和满足感。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菊花的独特见解和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