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从沪渎访琴台,二月春风海畔回。
地僻乍惊新候转,官贫不厌故人来。
陶家秫向年前酿,潘令花从雨后栽。
戍堞但教悬画鼓,讼庭真见锁苍苔。
祥鸾欲下知为瑞,斥鴳相过不用媒。
客至欢然炊绿黍,儿时苦忆弄青梅。
平津布被仍联衽,季子羊裘未振埃。
三载有怀方就日,四郊作诵已如雷。
属车私喜陈琳在,高宴将为司马开。
坐见徵书来北阙,赋成禄养是南陔。
庞公岂藉铜章显,田凤终推锦帐才。
同学暮年应见少,青衫相对且徘徊。

诗句原文及翻译:

遥从沪渎访琴台,二月春风海畔回。    
地僻乍惊新候转,官贫不厌故人来。    
陶家秫向年前酿,潘令花从雨后栽。    
戍堞但教悬画鼓,讼庭真见锁苍苔。    
祥鸾欲下知为瑞,斥鴳相过不用媒。    
客至欢然炊绿黍,儿时苦忆弄青梅。    
平津布被仍联衽,季子羊裘未振埃。    
三载有怀方就日,四郊作诵已如雷。    
属车私喜陈琳在,高宴将为司马开。    

赏析

1. 遥从沪渎访琴台

  • 沪渎:指的是上海的河流——黄浦江。这里通过“沪渎”暗示诗人的行踪是从上海出发,寻找著名的琴台(即今天的上海豫园)。
  • 访琴台:琴台是古代文人雅集之地,常有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画,寄托情怀。诗人可能因对琴台的景仰或对琴台所代表的文化氛围感兴趣而前往探访。
  • 二月春风海畔回:春天的风带着温暖和生机,从海上吹回,象征着诗人感受到的春天的气息和新生活的开始。

2. 地僻乍惊新候转

  • 地僻:地理位置偏僻,可能意味着自然环境优美或者人迹罕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乍惊新候转:这里的“新候转”可能是指季节的变化,从寒冷到温暖的过渡,给人带来惊喜。

3. 官贫不厌故人来

  • 官贫:指官员的经济状况不佳,可能是因为政治原因或经济困难。
  • 不厌故人来:即使生活条件艰苦,也乐见旧友来访。表达了一种对友情的重视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4. 陶家秫向年前酿,潘令花从雨后栽

  • 陶家秫:指陶家制作的高粱酒,通常用于酿造美酒,象征着富贵和繁荣。
  • 潘令花:潘令可能是一位古代的女诗人,她所种的花可能是一种美丽的花卉,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 前年、雨后栽:这两个词强调了种植的时间和过程的重要性,以及自然界的恩赐。

5. 戍堞但教悬画鼓,讼庭真见锁苍苔

  • 戍堞:古时候用于军事防御的矮墙,这里可能象征着国家的边防。
  • 悬画鼓:可能在描述一种象征战争或紧张氛围的场景,也可能是形容某种仪式或活动。
  • 讼庭真见锁苍苔:描述了一个地方虽然曾经繁华但现在却因为缺乏维护而显得冷清,反映了时间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

6. 祥鸾欲下知为瑞,斥鴳相过不用媒

  • 祥鸾:吉祥的鸾鸟,常用来象征吉祥和好运。
  • 斥鴳相过不用媒:用动物的行为来比喻人的交往,可能意味着不需要借助媒人就能自然相遇。

7. 客至欢然炊绿黍

  • 客至:客人的到来。
  • 炊绿黍:烹煮绿色的黍米,黍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主食,绿色可能表示新鲜或是某种特殊的意义(如寓意平安、健康等)。

8. 平津布被仍联衽,季子羊裘未振埃

  • 平津布被:可能指的是一种质地柔软且保暖的布料制成的被子。
  • 季子羊裘未振埃:季子的羊皮大衣没有因为长时间使用而变得陈旧,这可能表达了一种对简朴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物质财富不贪的心态。

9. 三载有怀方就日,四郊作诵已如雷

  • 三载有怀方就日:三年的时间里一直怀着某种期待或愿望,直到这个愿望得以实现。
  • 四郊作诵已如雷:四周地区的人们纷纷颂扬,如同雷声般响亮。这可能表达了某种成就或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10. 属车私喜陈琳在,高宴将为司马开

  • 属车私喜:私下里感到非常高兴。
  • 陈琳:东汉末年的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字元秋。他的才华和学识使他成为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 司马开:司马是古代官职的名称,开可能意味着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或局面。

这些诗句描绘了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述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