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行吟声,吟成不胜慨。
何人识此翁,诗外有事在。
【注释】:何人识此翁:谁能够识别这个老人?
吟成不胜慨:作诗吟咏后,感慨万千。
事:世事、人情。
【赏析】:
此诗为《何人识此翁》第二首,是一首哲理诗,作者通过描写自己行吟街头的所见所闻,抒发了对世态人情的深深感慨。诗中“偶”字写出诗人在行吟途中偶然发现“老农”这一形象;“吟声”二字写出“老农”的形象给诗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何人识此翁”三句写“老农”的形象和行为使诗人联想到世情人情的复杂,从而引出全诗的中心思想。
“偶”字写出诗人在行吟途中偶然发现“老农”这一形象,突出表现的是偶然性,但偶然之中也包含必然,因为“老农”的形象出现是有社会原因的,是当时社会现实的产物,所以“偶作行吟声”,并不是偶然,而是有其必然性。
“吟成不胜慨”,诗人作诗吟咏后,感慨万分,说明诗人看到“老农”的言行举止,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感触,从而引发出深深的感慨。“不胜慨”中的“胜”是动词,意思是禁不住、受不了,表现出一种无法抑制的情感状态。
“何人识此翁”,诗人感叹,为什么没有人能够识别出这个老人的真性情呢?“识”在这里是理解、认识的意思。
“诗外有事在”。这一句是说,诗歌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容值得人们去深思。这里的“诗外有事”就是诗歌之外的深层含义,也就是诗人通过观察发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这首诗以一个偶然发现的场景作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诗人通过对“老农”这一普通人物的观察和描绘,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复杂。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