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故无益,学剑非其流。
人生衣食耳,馀事皆赘疣。
条桑朝饲蚕,刈刍暮饭牛。
田父诚我师,可免冻馁忧。
舍此欲何之,毋乃非良谋。
咄哉远行客,三叹怀林邱。

【注释】:

  1. 学书故无益,学剑非其流:学习书法没有用处,学剑也不是正当途径。故:通“固”,本来。之:代词,指前文提到的“学”。2. 人生衣食耳,馀事皆赘疣:人的一生只靠衣食维持,其它的事都是多余的累赘。耳:助词,无实际意义。赘疣:多余的肉瘤或疮疖。3. 条桑朝饲蚕,刈刍暮饭牛:清晨养蚕,夜晚喂牛。条桑:养蚕。4. 田父诚我师,可免冻馁忧:农夫真是我的老师,可以免除饥饿的忧愁。田父:指耕种田地的农民。5. 舍此欲何之,毋乃非良谋:放弃这些而去追求什么,岂不是不明智吗?之:代词,指前面提到的“舍”即放弃。6. 咄哉远行客:啊!远离家乡的行人。7. 三叹怀林邱:三次叹息怀念山林的隐逸之士。
    【译文】:
    学习书法没有什么益处,学剑也不合于正途。人活着只靠吃穿住行等基本生活,其他的事情都是多余无用的。清晨去养蚕,晚上喂牛,这些都是农夫的事情。农夫真是我的老师啊!他让我懂得了如何避免饥寒。如果放弃这些而去做其他的事情,不是明智的举动啊,这岂不成了一种愚蠢的行为。唉,那些远离家乡的人啊,你们在远方做什么呢?不要做这种徒劳无益的事情吧!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绩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农人交往的过程,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深深眷恋之情。诗中既表现出他对农事的了解和对农人的尊重,又流露出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逃避现实的倾向,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矛盾心理。全诗语言朴实自然,富有真情实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