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重吟供奉诗,兴庆昭阳总相失。
崇祯待诏陈老莲,妙笔往往传人间,安得倩扫吴溪烟。
顿使宣州三绝笔,写作浣浦双流泉,与之重对开元年。
【注释】
①供奉:唐代翰林学士的别称。杨妃:杨贵妃,唐玄宗的宠妃。调笙:吹笙。
②兴庆宫:唐朝时,唐玄宗和杨贵妃居住的地方。昭阳殿:即杨贵妃所住之处,在宫中。
③崇祯待诏:唐人陈老莲,号“崇祯”,故有此称。
④吴溪:今浙江杭州西湖附近的一条小河。相传吴道子曾画山水于溪旁,后人称之为吴溪。
⑤宣州三绝笔:指宣城(今安徽宣城市)王献之、陶渊明、谢灵运三人的书法。
⑥浣浦双流泉:指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王羲之有《十七帖》,其中《快雪时晴帖》是其代表作之一。
⑦开元:唐玄宗的年号,开元年间为盛唐时期。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对周昉所绘杨贵妃调笙图的喜爱之情。全诗共五句,每句都是一个独立的句子,但它们又紧密相连,相互映照,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高超的艺术才能。
第一句说“我欲重吟供奉诗”,意思是我想再次吟咏供奉时的诗歌。供奉是指皇帝身边供职的官员,他们经常与皇帝在一起,受到皇帝的宠信。这里用“供奉”来形容杨贵妃,是因为杨贵妃曾经是唐玄宗的贵妃,她的地位仅次于皇后,所以这里用“供奉”一词来赞美她的才艺。
第二句说“兴庆昭阳总相失”,意思是兴庆宫、昭阳殿这些地方,都显得空荡荡的,没有了往日的光彩。这里的“总相失”是形容过去的景象,而“兴庆宫”、“昭阳殿”则是具体地点。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往日辉煌历史的怀念以及对杨贵妃的深切思念之情。
第三句说“崇祯待诏陈老莲”,意思是我想起了那位崇祯待诏陈老莲,他是一位很有才华的画家。这句中“崇祯待诏”指的是陈老莲的官职,他在明朝末年的崇祯年间担任待诏一职,是当时有名的画家。“陈老莲”是对陈老莲的尊称。
第四句说“妙笔往往传人间”,意思是他的画笔总是能够将美好的事物传递给人间。这句话表达了对陈老莲画作的高度赞誉,认为他的画艺非常高超,能够将美好的事物表现出来。
第五句说“安得倩扫吴溪烟”,意思是怎样才能像吴地那样,画出美丽的山水呢?这里的“倩”是羡慕的意思,“安得”是如何才能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美景的向往以及对于技艺高超者的羡慕之情。
第六句说“顿使宣州三绝笔”,意思是忽然之间让宣州三位书法大师的笔法变得生疏起来。这里的“宣州三绝笔”指的是晋朝的王献之、陶渊明、谢灵运三位书法家,他们的书法被誉为天下无双,因此称为“三绝”。这句中“宣州”指的是当时的宣州(今安徽宣城市),王献之、陶渊明、谢灵运都是当时的著名人物。
第七句说“写作浣浦双流泉”,意思是我的笔锋就像那浣浦双流泉一样,流畅自然。这里的“浣浦”是地名,位于今天的浙江金华市境内,双流泉则是指两股泉水并流的景观。这句中以双流水比喻自己的笔势,表示自己的书法非常优美。
第八句说“与之重对开元年”,意思是我的诗和这幅画一起,仿佛回到了开元年间。这里的“开元”指的是唐玄宗在位期间的开元盛世,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这句中用开元盛世来形容自己的诗句和画作,表示自己对那个时代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己作品的自豪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杨贵妃的描写以及对陈老莲绘画技艺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技艺高超者的羡慕之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