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吹冻尘不飞,道傍车马如鸡栖。
天安门外柳条短,回首一逢薜荔衣。
清姿濯濯负意气,我友陈生好难弟。
挟管长从凤阙游,挥金不计蝇头利。
行年刚及强仕辰,将纡墨绶拖黄银。
陈遵自昔能惊座,孺子由来不厌贫。
独言赋性爱山泽,每向兰亭探遗迹。
太守祠边酾酒红,柳姑庙后翻鱼白。
今来偶寄碣石宫,有人独坐还书空。
何时解组赋归去,与君把臂深林中。
长安邂逅值冬节,幸对旗亭酒初冽。
腰下双钩解照人,且看春明杏花发。
【注释】
陈明府:指陈子昂。遇:被任用。长安街:长安街上,指朝廷。饮次:饮酒的时候。索赠:索要礼物。“我友”两句:我的友人陈生好难弟,意思是他与友人相处很好,很讲义气。管长从凤阙游:管子长在宫中游走。挟管:挟持着管乐。长:长久。凤阙:皇宫,这里指京都长安。挥金:挥金如土,形容挥霍无度。不计:不计较。蝇头:比喻极小。墨绶:黑色丝带,古代官员的印章。强仕辰:壮年时期。将纡(纡):将要,将要。黄银:黄色的银子。自昔:自古以来。惊座:使在座的人震惊。孺子:小孩子。由来:从来。爱山泽:喜欢山泽。每向:常常。兰亭:王羲之《兰亭序》的序文。探遗迹:寻找遗迹。碣石宫:传说中的神仙居所。有人独坐还书空:有人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宫殿之中。何时解组:什么时候解职。赋归去:回去赋诗。把臂:拉着手。深林中:幽僻的地方。
【译文】
朔风吹得冻土上的尘土没有飞起来,道旁的车马就像鸡窝一样拥挤。
天安门外柳条很短,回头一看发现是薜荔做的衣裳。
清雅的气质背负着满腔意气,我的朋友陈生是个难兄难弟。
挟持着管乐的长笛经常在宫中游走,挥金如土不计其数的钱财。
年纪刚刚达到壮年时期,将要披挂上黄绢制成的官印。
陈遵自古以来就令座中人为之震惊,孺子从来就不嫌贫爱富。
单独说到自己的性情喜好山野水泽,常常到兰亭去寻找古人遗留下来的遗迹。
太守祠边斟酒,红色如同酒液;柳姑庙后翻鱼,白色如鱼鳞。
如今来此寄寓在碣石宫,只有一个人独自坐着,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什么时候能够解甲归田回到家乡,与你肩并肩地在深林里面畅谈?
长安城偶然遇到冬天的节令,幸好是在旗亭喝酒刚到初凉。
腰下双钩像照着人的脸,且看春日里大明宫的杏花开放。
【赏析】
这首五言排律作于天授二年(691)冬,诗人因遭酷吏罗织之祸,被贬为临汾县主簿,这首诗便是他途中偶遇陈子昂时写的一首送别诗。全诗以送别为线索,借题发挥,既赞美了陈子昂的才高志大,又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联“朔风吹冻尘不飞,道傍车马如鸡栖”。这二句写京城长安的冬季景象。朔风呼啸,寒气袭人,而道路两旁的尘土却像未被风化的冻土一样,没有被吹起,说明京城冬季严寒异常。道旁的车辆、行人很少,连车马都像鸡那样蜷缩着,躲在屋檐下取暖,可见长安城的冷清。
颔联“天安门外柳条短,回首一逢薜荔衣”。这二句写长安城中的景色。“天安门外”指的是皇城外的大街,“柳条短”是指长安城里的柳树稀少,可能是由于气候寒冷的原因。而“回首一逢薜荔衣”则是说在这荒凉萧条的环境中,偶然遇到穿着薜荔做成的衣服的人,令人感到惊异。
颈联“清姿濯濯负意气,我友陈生好难弟。”这二句写诗人与友人陈子昂的交情。陈子昂为人耿直,有很高的才学,但一生不得志,郁郁于怀,所以“清姿濯濯”(意气昂扬),胸怀壮志。他们之间的友谊,正如“好难弟”,即彼此之间情同手足、相互扶持。“挟管长从凤阙游”,意思是说他常带着琴,在宫中游历;“挥金不计蝇头利”,意思是说他挥金如土,不计得失;这两个典故,一方面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的不屑与厌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有一颗热爱山水的心。
尾联“行年刚及强仕辰,将纡墨绶拖黄银。”这二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诗人在仕途上虽然一帆风顺,已经达到了壮年时期,但是因为受到政治斗争的影响,他仍然被贬谪在外,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尽管如此,他仍想通过辞官归隐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理想。
最后四句“陈遵自昔能惊座,孺子由来不厌贫。独言赋性爱山泽,每向兰亭探遗迹。”这几句话是说,自古以来,陈遵就足以使座中人为之震惊;而你呢,却一直过着贫穷的生活。然而,正是这种对山林的喜爱,使得你在兰亭中总是能找到古人遗留下来的痕迹。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前四句都是实写,而后四句则是虚写,这样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而且使诗人的情感更加饱满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