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限知交共夜分,最宜持酒细论文。
从来只得三蕉叶,骂坐虚名吓杀君。
何限知交共夜分,最宜持酒细论文。
从来只得三蕉叶,骂坐虚名吓杀君。
注释与赏析:
- 何限/多少 /数量之多
- 知交/朋友
- 共/一起度过
- 夜分/夜晚时分
- 最宜/最好的事情
- 持酒/拿着酒杯
- 细论/详细讨论
- 论文/谈论学问或观点
- 译文:有多少朋友能与你一同度过这漫长的时光?在深夜,最好拿上酒杯,来一场深入的学术交流。但你知道吗?自古以来,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做到如此。他们常常因为过于执着于自己的学问而被人误认为狂妄自大,甚至因此受到他人的嘲笑和威胁。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学术交流的渴望。诗中“何限知交共夜分”一句,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们共同度过长夜的温馨场景,而“最宜持酒细论文”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深夜里品酒、交流学问的情景。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这暗示了文人之间交往的艰难和复杂。最后两句则通过反讽的方式,揭示了社会上一些文人因过于执着于自己的学问而被人误认为狂妄自大的现象。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体现了陶渊明对于友情和学术交流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