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林翠霭缭村东,一个茆斋庵画中。
君若不嫌鸡黍俭,未须分手太匆匆。

示觐侯三绝句 其三是一首充满意境的七言绝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然。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句原文
缬林翠霭缭村东,一个茆斋庵画中。    
君若不嫌鸡黍俭,未须分手太匆匆。    
  1. 译文解释
  • 缬林翠霭缭村东:“缬”意为织布时使用的彩色线,这里指代色彩斑斓的树林。“翠霭”则形容树林间飘渺、朦胧的云雾。整体描述的是一幅山村清晨的美丽画面,树林的色彩斑斓,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
  • 一个茆斋庵画中:“茆”是草屋的意思,“斋”是指供僧人修行的小屋。“庵”则是和尚居住的地方。这一句描绘了一位僧人居住在一个简朴却如同画卷般的茅舍之中。
  • 君若不嫌鸡黍俭:“君”指的是作者自己或对方。“鸡黍”是一种简单的食物,常用来表示招待客人的简单。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对方不介意吃这些简陋的食物,就不必过于匆忙地分手。
  • 未须分手太匆匆:“未须”相当于“不必”,意味着没有必要。“匆匆”表达了一种急切的心情。整句话是在说,既然没有嫌弃对方的简陋,就更不应该因为分手而感到匆忙。
  1. 关键词注释
  • 缬林翠霭:这里的“缬”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颜色或材料,用于纺织成林。“翠霭”则形容山林中雾气的颜色,给人以朦胧的美。
  • 茆斋庵:这里的“茆”和“斋”、“庵”都是指建筑或居所。“庵”在这里特指和尚居住的小屋。
  • 君若不嫌鸡黍俭:这里的“君”指诗人或对方。“鸡黍”是古代用来招待客人的简单食物。“俭”在这里意味着不奢华。
  • 未须分手太匆匆:这里的“未须”是“不必”的意思,“分手”在这里意味着分别。“太匆匆”表达了一种急促的情绪。
  1. 赏析
  • 此诗以自然景色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追求和热爱。诗人通过对山村清晨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向往。
  • 同时,此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僧人和客人的交往,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观。
  • 此诗的语言简练而含蓄,充满了诗意。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杜甫的《示觐侯三绝句》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赏析,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更能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