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聘诸贤满庙廊,才名真擅汉京长。
邹枚贾董如麻苇,未数区区白发郎。

《寄阮亭先生三首·其一》是清初诗人汪琬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华的钦佩。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翻译、注释以及赏析:

  1. 逐句释义
  • “徵聘诸贤满庙廊,才名真擅汉京长。”:诗人在朝廷中广泛地征召贤能之士,这些人才的名字足以与汉代的京城长安相媲美。
  • “邹枚贾董如麻苇,未数区区白发郎。”:邹、枚、贾、董等人如同密布的芦苇一样多,但还不能与那些白发苍苍的老者相比。
  1. 译文
  • 诗人通过“徵聘诸贤满庙廊”这一形象的表达,展示了自己广纳贤才的决心和能力;“才名真擅汉京长”则直接赞美了被征召之人的卓越才能,堪比汉朝京城长安的繁荣。
  • “邹枚贾董如麻苇,未数区区白发郎”则通过比喻,将其他文人比作密集的芦苇,而诗人自己则与白发老者相辉映,彰显了自己在众多贤才中的突出地位。
  1. 注释
  •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政治清明、人才济济的盛世景象的向往。
  • 诗中的“徵聘诸贤”、“才名真擅汉京长”等表述,体现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对文化事业的重视。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朝廷中贤才云集的描述,展现了作者的理想抱负和政治理念。诗中的“才名真擅汉京长”表达了诗人对于贤才荟萃的盛世景象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
  • 诗中的比喻手法运用得当,既形象又生动。诗人以“邹枚贾董如麻苇”形容贤才众多,如同密集的芦苇一般不可胜数;而“未数区区白发郎”则通过对比,突显了诗人自己的才华与经验,使得诗歌既有广阔的视野,又有深刻的内涵。

《寄阮亭先生三首·其一》不仅在艺术手法上独树一帜,更在内容上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它不仅是诗人个人的抒发和自勉,更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一种反映和批判。这首诗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