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不敢入燕蓟,金台空复求乘黄。
潜登太行苦服轭,道傍何处逢孙阳。
从来美好善谣诼,啼鴃一声隳众芳。
谁知负局有弘量,镕成冰鉴如秋霜。
携之日月且增耀,照见瓦圩皆有光。
皖口旧家联誉望,吴兴才子多文章。
汉儒初试考功法,唐相自饶应变方。
垄草春耕劝田叟,邻烽夜静降瓯王。
试淬干将欲鸣匣,爰收竹箭方在房。
世人谁可与侪伍,惟此乃得当门墙。
清秋银汉甫滟潋,新蒲猎猎生野塘。
乳燕学飞争去垒,枯萤垂死犹栖囊。
泰山巀嵲倚天半,梁父介丘罗四傍。
结根万仞得所托,浩然一顾天风长。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王世贞为介丘吟所作的序文。介丘吟是明朝时期的一种诗歌体裁,通常用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批评。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

  1. 平生不敢入燕蓟,金台空复求乘黄。
    生平:一生,一辈子。
    金台:古代指皇宫,这里泛指朝廷。
    空复:白白的。
    乘黄:即乘黄马,古代的一种骏马。

  2. 潜登太行苦服轭,道傍何处逢孙阳?
    潜登太行:悄悄登上太行山。
    服轭:驾驭马匹。
    道旁:路旁。
    逢孙阳:遇到了传说中的兽医孙阳。孙阳是春秋时期的名医,擅长治疗牛马。

  3. 从来美好善谣诼,啼鴃一声隳众芳。
    从来:自古以来。
    美好:美好的事物。
    谣诼:谣言,诽谤。
    啼鴃:一种鸟。
    隳:毁坏。
    众芳:各种花卉。

  4. 谁知负局有弘量,镕成冰鉴如秋霜。
    负局:背负着重任。
    弘量:宽广的度量。
    镕成:熔化成。
    冰鉴:像冰一样透明的镜子。
    秋霜:秋天的霜。

  5. 携之日月且增耀,照见瓦圩皆有光。
    日月:时间与太阳。
    瓦圩:瓦片堆积成的土堆,这里比喻平凡的生活。
    都有光:都能显现出光芒。

  6. 皖口旧家联誉望,吴兴才子多文章。
    皖口:地名,这里指安徽。
    旧家:旧时的家族或世家。
    联誉望:享有盛誉。
    吴兴:古地名,今江苏无锡一带,这里是以吴兴地区为代表的文学才华之地。

  7. 汉儒初试考功法,唐相自饶应变方。
    汉儒:汉朝的学者们。
    唐相:唐朝的宰相们。
    初试考法:初次考试。
    自饶应变方:自己拥有应对变化的才能。

  8. 垄草春耕劝田叟,邻烽夜静降瓯王。
    垄草:田间草丛。
    春耕:春天耕作。
    劝田叟:鼓励农夫耕种田地。
    邻烽:边境烽火,用来表示边远地区的情况。
    降瓯王:降服边疆的民族首领。

  9. 试淬干将欲鸣匣,爰收竹箭方在房。
    试淬:试用淬炼。
    干将:古代的宝剑。
    欲鸣匣:准备在匣子里发出声音。
    爰收竹箭方在房:于是收起竹子制成的箭,放在房间里。

  10. 世人谁可与侪伍,惟此乃得当门墙。
    侪伍:在一起共事。
    当门墙:站在门前,比喻处在重要的位置上。

  11. 清秋银汉甫滟潋,新蒲猎猎生野塘。
    清秋:深秋时节。
    银汉:银河,这里指夜空中的星星。
    甫滟潋:刚刚闪烁发光的样子。
    新蒲:新生的芦苇。
    猎猎:风吹芦苇的声音。

  12. 乳燕学飞争去垒,枯萤垂死犹栖囊。
    乳燕:刚学会飞翔的燕子。
    学飞:学习飞翔。
    争去垒:争相飞离巢穴。
    枯萤:已经死去的萤火虫。
    垂死犹栖囊:即使即将死去,仍然停留在袋子里。

  13. 泰山巀嵲倚天半,梁父介丘罗四傍。
    巀嵲:高峻的样子。
    梁父:古代地名,这里借指高大的山岭。
    介丘:高大的山丘,此处指代泰山。
    罗:环绕。
    四傍:周围。

  14. 结根万仞得所托,浩然一顾天风长。
    结根:扎根,生长。
    万仞:形容非常高的山崖,万仞为虚数,表示极高的高度。
    得所托:找到了依托的地方。
    浩然一顾:形容气势浩大,一眼望去。
    天风长:天空中的风气悠长。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品格的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行为,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