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创此琼花观,不见琼花此观开。
千载名花应有尽,寻花还上旧花台。
飞鸿晓断邗关度,叠浪秋翻瓜步来。
四顾凭栏一惆怅,萧萧黄叶下苍苔。

【注释】

  1. 琼花观:唐代的著名道观,位于今南京市鸡鸣山。
  2. 千载名花应有尽:千载之后,名花已凋谢殆尽。
  3. 寻花还上旧花台:仍要回到旧时的花台上去寻找那美丽的花朵。
  4. 飞鸿晓断(hé)邗关度:早晨飞过的鸿雁在邗江关口渡过。
  5. 叠浪秋翻瓜步来:秋天的浪花像层层叠叠的水波一样从瓜步岛翻滚而来。
  6. 萧萧黄叶下苍苔(tái):萧萧的秋风中,黄色的落叶纷纷飘落,落在了长满青苔的台阶上。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全诗以登高赏花为线索,通过“寻花”的动作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景消逝的惋惜之情及对美好事物不能永驻的感叹。
    首联“何年创此琼花观,不见琼花此观开。”诗人首先提出一个疑问,这琼花观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又为何看不到琼华的开花呢?这里诗人运用了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美景消逝的惋惜之情。
    颔联“千载名花应有尽,寻花还上旧花台。”诗人进一步展开联想,既然千载之花都已凋零,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去追寻那曾经盛开过的美丽花台呢?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名花以人的情态和行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不能永驻的感叹。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颈联“飞鸿晓断邗关度,叠浪秋翻瓜步来。”诗人继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清晨,一群大雁在天空中翱翔,它们飞越了邗江的关隘;秋天,海浪翻滚,从瓜步岛涌来。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大雁比作飞越关隘的勇士,将海浪比作翻滚的勇士,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
    尾联“四顾凭栏一惆怅,萧萧黄叶下苍苔。”诗人最后以四顾栏杆的姿态,抒发了自己深深的惆怅之情。黄叶飘飘而下,落在了长满青苔的台阶上,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这里的“萧萧”一词,既形容了秋风的声音,又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孤独。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美景消逝的惋惜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