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生擅奇器,少小称文豪。
十憩柳树下,无汁染子袍。
担簦逐主父,浪迹为名高。
出入长安中,造请满市朝。
有时快落笔,掣电惊儿曹。
万言中时要,远鉴比灼龟。
纯钧具新割,安用矜铅刀。
黄钟虽未鸣,犹足震鼓鼗。
生平主文坫,高会东南交。
冠盖遍五都,谓此非久要。
独予遘京邸,仍视漆与胶。
甫叹伏蠖久,数岁淹土坳。
岂期神蟉升,一旦腾云霄。
君家本世阀,七叶尽珥貂。
趋庭与群从,早已先鸣镳。
一第岂足重,斯意原嚣嚣。
但念丈夫志,卓荦贵自超。
何为坐穷困,愁叹生无聊。
不见燕冀马,千金在名标。
不见北溟鱼,为鹏以逍遥。
【译文】
姜生擅长制作奇特的器具,年轻时就以文学闻名。
在柳树下休息,他的文才却未染湿衣袍。
背着行李去拜访主父偃,浪迹天涯以求名声显赫。
出入京城长安,求官访友,门庭若市。
有时他一挥而就,笔锋如电,震惊众人。
万言书中常含锋芒,比喻锐利如龟甲。
锋利的刀具新近磨快,何必用旧时的铅刀呢?
黄钟虽未鸣,但足以使鼓鼗震响。
平生以文章为重,高会在东南地区。
冠盖云集五都,认为这不会长久。
独有我到京赴任时,仍然像对待漆与胶一样。
刚刚感叹自己屈身蠖居,已经数年困顿土坳。
没想到神蟉突然升天,一下子飞上云霄。
你的家族本是世族,七代人都戴着貂帽。
你追随长辈和群从,早已在门前骑马。
一个县令哪里能看重?原来志向高远。
但想到男子汉应该有志向,卓荦超群贵在于自拔。
为什么坐守穷困,愁闷叹息生无聊?
看不到燕冀马,千金只标名而已。
看不到北溟鱼,为鹏却逍遥游而已。
【注释】
1、姜生:指张衡。
2、擅(shàn):精通。
3、称(chēn):称赞。
4、十憩:多次休息。
5、柳荫:指柳树成荫的地方。
6、担簦(dānbén)逐主(zhuó)父:背着行囊,追随主父偃出奔。
7、浪迹:四处漂泊。
8、造请:谋求官职。
9、落笔:提笔作文。
10、掣(chè)电:闪电般迅猛。
11、万言中时要:意谓文辞犀利。
12、远鉴:喻指大器。
13、纯钧(hún):古代剑的一种。
14、安:何。
15、黄钟:古乐十二律之一,声高。
16、鸣:发声。
17、纯钧具新割:比喻锋利的新剑已崭露锋芒。
18、矜(jīn):爱惜。
19、黄钟既(jù)未鸣:指《黄钟》不再奏鸣。
20、安足:哪里值得。
21、伏蠖(huò huò):屈曲的形如虫状。
22、数(shǔ)岁:几年。
23、蟉(yǎng):鸟名。《庄子·外物》:“鲲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鲲鹏。”后以“鲲鹏”指巨鸟,这里借指有远大的抱负。
24、一第:一种官职。
25、岂:难道。
26、斯意:这种心意。
27、嚣嚣(xiāo):生气勃勃的样子。
28、丈夫志:男儿的志向。
29、卓荦(luò):卓越出众。
30、何为:为什么。
31、坐穷困:长期困于贫贱之中。
32、燕冀马:骏马,比喻有才能的人。
33、北溟(míng)鱼:传说中的一种大鱼,比喻贤人。
34、鹏翼:《庄子·逍遥游》说:“南冥者……鹏之翼若垂天之云。”后以“鹏翼”表示壮阔的胸怀或高远的境界。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士人失路的悲歌。《赠武孙》是一首抒情小赋,通过叙述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化,表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
全诗共四十六句,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14句),写姜生年轻时才华横溢,但未能得到重视,后来随主父偃奔走于诸侯之间,生活困顿潦倒。第二部分(15—46句),主要描写姜生对人生的认识和态度,他认识到“夫男子汉应该有志”,要“卓荦自拔”,不要“坐守穷困,愁闷叹息”。最后一部分(47—60句),写姜生终于得志,但因过于自负而招致祸端。
姜生早年曾跟随主父偃奔走诸侯之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所以开头两句就提到他的“擅奇器”、“少小称文豪”。然而他并没有因为才华出众而得到赏识,反而屡经挫折,最后只能带着行李到处奔波。这几句虽然写得比较平淡,但很形象地描绘了姜生的一生遭遇。接着又写到他在长安中的活动,“造请满市朝”,可见他曾经非常得意。但好景不长,他很快又卷入了政治漩涡,遭受打击。最后两句说:“有时快落笔,掣电惊儿曹。”意思是说,有时候他会在紧急关头提笔疾书,让那些小人措手不及。“掣电”一词用得很好,它不仅写出了姜生写作的速度之快,还暗示了他当时的心情非常急切。
他又谈到自己的文才如何高超,怎样能够左右天下的形势。这几句写得很有气势,把姜生的自信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紧接着他就说出了这样一句令人深思的话:“万言中时要,远鉴比灼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他的文章很有力量,但最终却难以改变现实。“鉴”在这里是比喻的意思,指的是镜子。而“灼龟”则是指占卜吉凶的龟甲。姜生用这样的说法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
他又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纯钩具新割,安用矜铅刀。”这里的“纯钩”是指锋利的刀剑,而“铅刀”则是形容不锋利的刀剑。姜生的意思是说,锋利的新剑已经崭露锋芒,那么还有什么必要爱惜那把旧的、不够锋利的刀剑呢?这里可以看出他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有所作为。
他又说出了这样一句话:“黄钟虽未鸣,犹足震鼓鼗。”意思是说,虽然现在还没有听到黄钟的声音,但它的力量足以使普通的鼓鼗发出声音。这里姜生又一次运用了“激将法”,用黄钟来比喻自己,意思是说他虽然暂时没有机会施展才华,但总有一天会有所作为的。
他又写道:“生平主文坫(diàn),高会东南交。”意思是说自己曾经担任过文坛的领袖人物,而且与东南地区的权臣交往甚密。这两句表明了他的社会地位很高,同时也显示出了他的才华和能力。
他又写道:“冠盖遍五都,谓此非久要。”意思是说,他的门客遍布京城的各个角落,大家都认为他的地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来的。这两句话再次强调了他的地位之高,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权力的追求和向往。
他又写道:“独予遘京邸(dǐ),仍视漆与胶。”意思是说我有幸来到京城任职时,仍然像对待漆与胶一样对待他们。这两句话表明了他的忠诚和无私,也显示出他对下属的关心和爱护。
他又写道:“甫叹伏蠖久(jué hū chí),数岁淹土坳(áo)。岂不期神蟉(zhì)升,一旦腾云霄?”意思是说,他感叹自己屈曲的状态已经很久了,已经度过了好几年的时间。但他仍然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像神蟉那样一跃而上,飞上云霄。这两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他又写道:“君家本世阀(fá),七叶尽珥貂(diào)。趋庭与群从,早已先鸣镳(biāo)。”意思是说他的家庭原本就有世代的荣耀,他的父亲和一群同辈都已经戴上了貂蝉冠。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因此很早就显露头角。这些句子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背景和身份,也展示了他的成就和地位。
他写道:“一第岂足重?斯意原嚣嚣。”意思是说,一次科举的成功并不足以让他感到满足,他还是要保持自己的心态和风格,不断地追求进步和超越。这两句表达了他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