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不再得,反景沦空桑。
扶舆复东驰,渐辨颢与苍。
晨气稍解散,奄忽见末光。
谁谓岁寒子,稽暖非愆阳。
善道固多术,力学亦有方。
当其送元冥,惟恐迎勾芒。
须臾日月逝,进退两不臧。
生苟好自衒,物以材见戕。
况复嗜肤理,覆粒徒舐糖。
所以古贤哲,幽谷能深藏。
疾视涧水下,静听兰草芳。
南金匪为坚,西镠岂云刚。
锐进倘速退,中途反回徨。
明去光必满,源远流自长。
请观大道行,坦坦如康庄。
尼父造阙党,孟子收匡章。
小草能自挺,荑稗总在场。
因之起黾勉,两目如望羊。
譬诸断乳儿,恋恋何能忘。
顽者必以振,懦者亦以强。
任彼江汉流,可以一苇杭。
时俗厌菽粟,不复耽寻常。
方寸偶出入,难验得与亡。
先儒赋此诗,恻恻多心伤。
谓此一念间,所辨在圣狂。
此日不再得,反景沦空桑。
注释:今天不能再学习了,反景已经消逝,如空桑一般。
赏析:诗中的“此日不再得”和“反景沦空桑”都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学习的无奈和悲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教育的忽视,也表现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扶舆复东驰,渐辨颢与苍。
晨气稍解散,奄忽见末光。
谁谓岁寒子,稽暖非愆阳。
注释:天地再次向东运行,渐渐分辨出明亮的天和昏暗的地。清晨的气息逐渐消散,很快看到太阳的余晖。谁说冬天寒冷的人,在温暖时不会犯错。
赏析:这四句描绘了自然界景象的变化,从夜晚到早晨,天空逐渐明亮。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善道固多术,力学亦有方。
当其送元冥,惟恐迎勾芒。
须臾日月逝,进退两不臧。
生苟好自衒,物以材见戕。
况复嗜肤理,覆粒徒舐糖。
所以古贤哲,幽谷能深藏。
疾视涧水下,静听兰草芳。
南金匪为坚,西镠岂云刚。
锐进倘速退,中途反回徨。
明去光必满,源远流自长。
注释:善道固然有很多技巧,勤奋学习也有正确方法。当他送走阴月迎接阳月的时候,唯恐迎接不了勾芒。时间迅速流逝,我们前进或后退都不好。如果只是喜欢炫耀自己,那么就会像被伤害的物体一样。更何况是喜爱皮肤纹理,只舔食糖浆而不吃粮食呢?因此古代的贤人哲士,都能在深山里深藏起来。他们快速地注视着涧水流淌的方向,静静地倾听着兰花的芳香。金子并非坚硬无比,宝剑也不是刚猛无双。如果急于求成,那么中途就会迷茫徘徊。光明一定会充满整个宇宙,源头远流也会一直向前延伸。请看大道如何运行,平坦宽广如同康庄大道。孔子曾拜访阙党之师,孟子也曾到过匡章之地。小草也能顽强挺直,野草总在场中生长。因此我努力前行,双眼像望着羊羔一样希望。比喻那些刚刚断奶的婴儿,依恋不舍怎么能忘掉。顽固的人必须振作,懦弱的人也会变得更坚强。任凭江汉滔滔流去,一根芦苇也能承载船行。当时社会厌弃菽粟,不再耽溺于寻常食物。心中偶尔有出入,难以验证真假得失。先儒赋这首诗时,内心充满了悲伤和忧虑。他说在这个短暂的一念之间,所分辨的正是圣与狂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