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都仙观华峰头,高峙金银十二楼。
紫玉栏边晞绿发,碧桃花下卧青牛。
何年示我三门诀,共向蓬山顶上游。
清都仙观华峰头,高峙金银十二楼。
紫玉栏边晞绿发,碧桃花下卧青牛。
何年示我三门诀,共向蓬山顶上游。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清都仙观华峰头
- 清都仙观:指的是一处道教的修行场所,位于高山之上。在古代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仙”往往代表着超凡脱俗的境界,而“观”则是指修行者静修之所。
- 华峰头:具体到某一山巅的地理位置,表明了诗作的发生地是一个风景秀丽、云雾缭绕的高台。
2. 高峙金银十二楼
- 高峙:形容建筑物耸立于高处,形象地描绘了建筑群巍峨挺拔的壮观景象。
- 金银十二楼:这里运用象征手法,金银可能象征着富贵与尊贵,十二楼暗示着建筑数量之多。整体上,此句赞美了建筑的富丽堂皇和建筑群的宏伟。
3. 紫玉栏边晞绿发
- 紫玉栏边:描述栏杆用紫玉石装饰,体现了建筑的豪华与精致。
- 晞绿发:形容人在阳光照耀下的头发显得生机勃勃,暗喻人物的精神风貌。
4. 碧桃花下卧青牛
- 碧桃花:通常指色彩鲜艳的桃花,这里的使用可能是为了增添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 青牛:传统上青牛是道教中的祥瑞之物,此处可能寓意着诗人对于修行生活的向往或某种精神寄托。
5. 何年示我三门诀
- 三门诀:这可能是指某种高深的学问或修炼方法。
- 表达出诗人渴望获得这些知识的愿望,以及对于更高境界的追求。
- 共向蓬山顶上游:表示诗人希望能与这位尊师一同前往更高峰的修行场所。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高耸入云、建筑华丽的仙观,展现了一幅仙境般的图景。同时,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如“紫玉栏边晞绿发”,形容其人精神和体态),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意境。此外,诗中还蕴含了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更高修为的追求,反映了古人对于修行和学问的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心灵深处的一种抒发和探索。